检测项目
电气性能检测:
- 导体直流电阻:偏差值(±3%,参照IEC60227)
- 绝缘电阻:≥100MΩ·km(参照IEC60502)
- 介电强度:击穿电压(≥3kV/mm)
机械性能检测:- 抗拉强度:≥10MPa
- 伸长率:≥150%
- 弯曲试验:循环次数(≥100次)
热性能检测:- 热老化试验:性能保持率(≥80%)
- 热变形试验:变形量(≤50%)
防火性能检测:- 阻燃性:火焰蔓延等级(VW-1级)
- 烟密度:透光率(≥60%)
化学性能检测:- 耐油性:质量变化率(≤10%)
- 耐酸碱性:强度损失(≤20%)
环境性能检测:- 耐候性:UV照射后颜色变化(ΔE≤3)
- 防水性:浸水后绝缘电阻(≥50MΩ·km)
尺寸与结构检测:- 导体直径:公差(±0.02mm)
- 绝缘厚度:最小值(≥0.6mm)
耐用性检测:- 寿命试验:加速老化周期(≥500小时)
- 疲劳试验:断裂次数(≥1000次)
安全性能检测:- 接地连续性:电阻值(≤0.1Ω)
- 漏电测试:泄漏电流(≤0.5mA)
特殊性能检测:- 高温稳定性:电阻变化率(≤5%)
- 屏蔽效能:衰减值(≥30dB)
检测范围
1.聚氯乙烯绝缘电线:适用于低压建筑布线,检测重点在绝缘厚度均匀性和耐热变形性能。
2.交联聚乙烯电缆:用于中高压电力传输,检测重点在介电强度和机械抗拉能力。
3.橡胶绝缘电线:应用于柔性连接场景,检测重点在伸长率和耐老化特性。
4.低烟无卤电缆:针对防火安全要求,检测重点在阻燃等级和烟密度控制。
5.控制电缆:用于信号传输系统,检测重点在导体电阻稳定性和屏蔽效果。
6.电力电缆:涵盖高压输配电线路,检测重点在绝缘电阻和热循环耐久性。
7.通信电缆:包括光纤和铜缆,检测重点在阻抗匹配和串扰抑制。
8.汽车用线:专用于车辆内部布线,检测重点在耐油性和振动耐受度。
9.船用电缆:适用于海事环境,检测重点在防水密封性和耐盐雾腐蚀。
10.高温电线:用于极端温度工况,检测重点在高温电阻稳定性和绝缘退化率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EC60227-2PVC绝缘电线通用测试方法
- IEC60502-2电力电缆额定电压试验方法
- IEC60811-1电缆非电特性测试通用规则
国家标准:- GB/T5023额定电压450/750V聚氯乙烯绝缘电缆
- GB/T12706额定电压1kV到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
- GB/T18380电缆燃烧性能试验方法
国际标准如IEC采用公制单位优先,强调全球兼容;国家标准如GB/T针对本地配电环境添加附加安全验证。
检测设备
1.直流电阻测试仪:MODELDR-200(测量范围0.001Ω-20kΩ,精度±0.2%)
2.绝缘电阻测试仪:MODELIR-300(测试电压1000V,范围1MΩ-1TΩ)
3.高压测试仪:MODELHV-400(输出电压0-50kV,电流范围0-100mA)
4.拉力试验机:MODELTL-500(载荷容量0-5000N,位移分辨率0.01mm)
5.热老化试验箱:MODELTH-250(温度控制RT-300℃,均匀度±2℃)
6.弯曲试验机:MODELBT-180(弯曲角度0-180°,循环速率10次/min)
7.阻燃测试仪:MODELFR-500(符合JianCe94标准,火焰高度20mm)
8.烟密度测试仪:MODELSD-100(透光率测量范围0-100%,精度±1%)
9.尺寸测量显微镜:MODELMIC-60(放大倍数50-1000x,精度±0.005mm)
10.环境试验箱:MODELET-300(温湿度范围-40℃至150℃,湿度10-98%RH)
11.漏电测试仪:MODELLC-150(漏电流测量0.001-100mA,响应时间≤1s)
12.光谱分析仪:MODELSA-200(元素检测限0.0001%,波长范围190-800nm)
13.寿命测试系统:MODELLT-100(可编程循环次数≥10000,温度控制±1℃)
14.振动测试台:MODELVT-120(频率范围5-2000Hz,加速度0-100g)
15.介电强度测试器:MODELDS-350(电压上升率0.1-5kV/s,精度±1%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