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频响特性检测:
- 谐振峰值偏移:频偏量(±5%基准值,参照IEC 60076-18)
- 幅值一致性:相关系数(≥0.99),曲线标准差(≤0.5dB)
阻抗参数检测: - 短路阻抗变化率:阻抗偏差(≤±2%,GB/T 1094.5)
- 电感量波动:电感变化率(≤±3%)
电容参数检测: - 对地电容不平衡度:相间偏差(≤±1%,DL/T 911)
- 匝间电容衰减率:容值下降(≥10%预警阈值)
直流电阻检测: - 绕组电阻不平衡:相间差值(≤2%,IEC 60076-1)
- 分接档位阻值线性度:非线性度(≤1.5%)
绝缘状态诊断: - 介质损耗因数:tanδ增量(≤0.005)
- 极化谱特征量:回复电压峰值时间(诊断受潮,IEEE C57.161)
振动噪声分析: - 轴向振动加速度:阈值(≤10m/s²)
- 噪声频谱畸变:100Hz谐波增幅(≤3dB)
温升试验验证: - 热点温升限值:顶层油温(≤55K,GB 1094.2)
- 绕组平均温升:电阻法(≤65K)
局部放电检测: - 放电量阈值:视在电荷量(≤500pC,IEC 60270)
- 放电相位分布:PRPD图谱异常识别
机械强度验证: - 轴向压紧力:压力衰减(≤15%初始值)
- 径向抗弯刚度:形变恢复率(≥98%)
高频信号响应: - 传递函数衰减:-3dB截止频率偏移(≤±10kHz)
- 衰减振荡波形:阻尼系数变化率(≤±5%)
检测范围
1.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: 110kV-1000kV等级,重点检测短路冲击后绕组轴向失稳及辐向变形
2. 干式配电变压器: 环氧树脂浇注绕组,侧重温度循环导致的层间开裂检测
3. 并联电抗器: 铁芯振动诱发的绕组位移监测
4. 整流变压器: 谐波负载下的绕组热机械疲劳测试
5. 换流变压器: 直流偏磁引发的绕组幅向扭曲分析
6. 牵引变压器: 频繁启停导致的绕组松动检测
7. 接地变压器: 零序电流引发的局部过热形变诊断
8. 电炉变压器: 冲击负荷造成的绕组应力集JianCe测
9. 发电机励磁变: 高di/dt工况下匝间绝缘收缩监测
10. 特种电抗器: 空心绕组在电磁力作用下的几何畸变测量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EC 60076-18:2012 频率响应法测试绕组变形
- IEEE C57.104-2019 油浸变压器故障气体与机械状态关联诊断
- IEC 60270:2000 局部放电测量方法
国家标准: - GB/T 1094.18-2016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频响法判定导则
- DL/T 911-2016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
- GB/T 7354-2018 局部放电测量标准
(差异说明:IEC 60076-18采用10kHz-2MHz宽频扫描,GB/T 1094.18限定1kHz-1MHz;DL/T 911要求扫描点数≥1000,IEEE标准采用500点)
检测设备
1. 频响分析仪: FRAnalyzer Pro(分辨率0.1Hz-3MHz,动态范围120dB)
2. 阻抗测试系统: ZM1000(测试电流0.1A-10A,精度±0.05%)
3. 三通道LCR测试仪: Agilent 4294A(频率范围40Hz-110MHz,基本精度0.08%)
4. 变压器综合测试台: TTR300(直流电阻量程0.1μΩ-20kΩ,分辨率0.01μΩ)
5. 局部放电检测仪: PDCheck(带宽20kHz-1GHz,灵敏度5pC)
6. 振动分析仪: VA-11Pro(加速度量程±500g,频率范围0.5Hz-20kHz)
7. 介损测试系统: Tettex 2924(测试电压10kV,tanδ分辨率0.0001)
8. 红外热成像仪: FLIR T1020(热灵敏度≤0.03℃,空间分辨率1024×768)
9. 绕组变形仿真平台: COMSOL Multiphysics(电磁-结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)
10. 轴向压力监测仪: PressScan 800(量程0-100t,精度±0.5%FS)
11. 激光位移传感器: Keyence LK-G5000(量程±5mm,分辨率0.1μm)
12. 高速数据采集卡: NI PXIe-5171(采样率250MS/s,带宽200MHz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创办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