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物理性质检测:
- 密度测定:比重值(1.84g/cm³±0.01,参照GB/T 534-2014)
- 粘度测试:运动粘度(≥25mm²/s)
- 沸点检测:常压沸点(337℃)
化学成分分析: - 浓度测定:硫酸含量(H₂SO₄≥98.0%)
- 酸度测试:总酸度(≥98.5%)
- 杂质检测:铁含量(≤0.005%)
污染物筛查: - 重金属分析:铅含量(≤0.001%)、砷含量(≤0.0005%)
- 有机物残留:甲酸含量(≤0.01%)
稳定性测试: - 储存测试:长期稳定性(无沉淀生成)
- 热稳定性:加热失重(≤0.1%)
腐蚀性检测: - 金属腐蚀率:碳钢腐蚀(≤0.1mm/year)
- PH值测定:酸度值(≤0.5)
水分含量分析: - 水分测定:游离水分(≤0.05%)
- 结晶点检测:冰点(-20℃)
颜色与外观检验: - 色度测试:铂钴标度(≤10Hazen)
- 透明度检测:无悬浮物
气体排放检测: - SO₂释放:气体浓度(≤10ppm)
- 挥发性有机物:VOC含量(≤0.01%)
微生物污染测试: - 细菌总数:CFU/mL(≤100)
- 霉菌检测:无菌生长
电化学性能: - 导电率测定:电导值(≥0.8S/cm)
- 腐蚀电位:电极电位(≥-0.5V)
检测范围
1. 浓工业硫酸: 浓度98%-100%,重点检测杂质含量和稳定性,确保防腐蚀性能
2. 稀硫酸溶液: 浓度10%-50%,侧重水分残留和金属离子污染筛查
3. 电池用硫酸: 铅酸电池电解液,核心检测纯度和铁杂质,预防电池失效
4. 化肥生产硫酸: 磷肥制造原料,重点分析磷残留和酸度一致性
5. 化学试剂级硫酸: 高纯度需求,严格筛查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
6. 工业清洗硫酸: 清洗剂应用,检测腐蚀性和残留物控制
7. 废酸回收液: 再生硫酸,侧重污染物如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去除测试
8. 烟气脱硫硫酸: 环保应用,核心检测SO₂吸收率和稳定性
9. 冶金用硫酸: 金属处理,重点测试酸浓度和杂质对冶金效率影响
10. 造纸工业硫酸: 漂白工艺,检测颜色稳定性和微生物污染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 3424:2020 硫酸浓度滴定分析法(使用指示剂终点)
- ASTM D1193-23 试剂水制备及硫酸杂质检测(高精度色谱法)
- ISO 7870-1:2021 硫酸重金属光谱测定(ICP-OES技术)
国家标准: - GB/T 534-2014 工业硫酸(涵盖密度和浓度测定,滴定法差异:GB采用电位终点)
- GB/T 601-2016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(杂质检测方法差异:GB侧重比色法)
- GB/T 9728-2021 硫酸水分卡尔费休法(与ISO差异:GB优化了试剂纯度要求)
检测设备
1. 密度计: DA-300型(测量范围0.5-3.0g/cm³,精度±0.001g/cm³)
2. 粘度计: LVDV-II+Pro型(量程1-100000cP,温度控制±0.1℃)
3. 滴定仪: Titrino Plus 848型(分辨率0.001mL,自动终点判定)
4. 原子吸收光谱仪: AA-7000型(检测限0.0001%,波长范围190-900nm)
5. ICP-OES光谱仪: Optima 8300型(多元素分析,精度±0.5%)
6. PH计: PH-210型(测量范围0-14,精度±0.01)
7. 水分测定仪: KF-870型(卡尔费休法,分辨率0.1μg)
8.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: UV-2600型(波长190-1100nm,带宽1nm)
9. 恒温烘箱: DHG-9053A型(温度范围50-300℃,稳定性±1℃)
10. 离心机: TGL-20M型(转速0-20000rpm,容量100mL)
11. 电导率仪: DDS-307A型(测量范围0-200mS/cm,精度±0.5%)
12. 腐蚀测试仪: CS350型(电位扫描-1.5V至1.5V,数据采集率10Hz)
13. 气相色谱仪: GC-2014型(FID检测器,分离度≥1.5)
14. 微生物培养箱: SPX-250型(温度控制20-60℃,湿度±5%)
15. 自动比色计: HACH DR6000型(多参数分析,波长精度±1nm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创办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