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1.化学成分分析:测定Ba含量(≥99.5%)、杂质元素(Fe≤0.01%、Cu≤0.005%、Pb≤0.002%)
2.密度测试:标准值范围4.35-4.50g/cm(20℃)
3.抗拉强度测试:要求≥180MPa(ASTME8标准)
4.表面粗糙度检测:Ra≤1.6μm(ISO4287规范)
5.晶粒度评级:ASTME112标准下4-6级合格
6.耐腐蚀性测试:5%NaCl溶液浸泡240小时无点蚀(GB/T10124)
检测范围
1.医疗用X射线屏蔽钡棒(含BaSO4复合材料)
2.工业电极用高纯钡棒(纯度≥99.95%)
3.核工业中子吸收钡棒(含碳化硼复合结构)
4.电子器件封装钡合金棒(Ba-Al系合金)
5.高温润滑涂层钡棒(Ba-Mo复合涂层基材)
检测方法
1.化学成分分析:GB/T223.3-2022金属材料原子吸收光谱法
2.力学性能测试:ASTME8/E8M-2023金属材料拉伸试验规程
3.微观结构分析:ISO643:2020钢的显微晶粒度测定法
4.耐腐蚀试验:GB/T10124-2022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
5.无损检测:ISO17635:2016焊缝无损检测通用规则
检测设备
1.万能材料试验机(Instron5982):最大载荷600kN,精度0.5%
2.X射线荧光光谱仪(ThermoScientificNitonXL5):元素检测范围Na-U
3.金相显微镜(OlympusGX53):5000倍放大带EBSD模块
4.激光粒度分析仪(MalvernMastersizer3000):测量范围0.01-3500μm
5.电化学工作站(GamryInterface1010E):阻抗谱频率范围10μHz-1MHz
6.三维表面轮廓仪(BrukerContourGT-K):垂直分辨率0.1nm
7.高温蠕变试验机(ShimadzuAGX-V10KN):最高温度1200℃
8.ICP-MS质谱仪(PerkinElmerNexION2000):检出限ppq级
9.氦气密度仪(MicromeriticsAccuPycII1340):精度0.03%
10.盐雾试验箱(Q-FogCCT1100):符合ASTMB117标准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