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1. 粒子通量密度:测量范围1×10³-1×10⁸ particles/cm²·s,精度±2%
2. 能量分辨率:检测阈值0.1-20 MeV,误差≤0.5%
3. 散射角分布:角度范围0°-180°,角分辨率0.01°
4. 穿透深度分析:测量精度±10 nm(金属基材)
5. 电荷态分布:离子电荷态分离度Z=1-30
检测范围
1. 半导体材料:硅晶圆、GaN外延片、碳化硅衬底
2. 金属合金:钛铝合金、镍基高温合金、镁锂合金
3. 高分子材料:聚酰亚胺薄膜、PTFE涂层、环氧树脂基体
4. 纳米复合材料:石墨烯增强陶瓷、碳纳米管聚合物
5. 生物医药材料:羟基磷灰石涂层、医用不锈钢植入体
检测方法
ASTM F3128-2021《带电粒子束表征标准指南》
ISO 21466:2019《微束分析-平行粒子流定量测试方法》
GB/T 19077-2016《粒度分布-激光衍射法》
GB/T 36065-2018《纳米材料表面电荷密度测试方法》
IEC 60749-39:2021《半导体器件机械和环境试验方法》
检测设备
1. Malvern Panalytical Mastersizer 3000: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
2. TSI Aerodynamic Particle Sizer 3321: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
3. Horiba Partica LA-960V2: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仪
4. Bruker D8 ADVANCE: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分析系统
5. Keysight 85070E:介电特性探头套件
6. Thermo Scientific iCAP RQ: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
7. Shimadzu SALD-7500nano:纳米颗粒图像分析系统
8. Oxford Instruments X-MaxN 80:能谱分析探测器
9. Agilent 5500 AFM:原子力显微镜表面形貌仪
10. JEOL JEM-ARM300F: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