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尺寸精度:内径公差±0.5mm,长度公差±1mm,外径测量范围5-300mm
工作压力测试:压力范围0-100MPa,保压时间5分钟,泄漏率≤0.1ml/min
爆破压力测试:压力上限150MPa,安全系数1.5,破裂点检测精度±2%
弯曲性能:最小弯曲半径50mm,弯曲角度±30度,循环次数>10000次
疲劳寿命:频率1Hz,振幅±2mm,失效循环数记录
密封性测试:介质水或空气,泄漏检测灵敏度0.01ml/min,测试压力1.5倍工作压力
材料成分分析:铬含量≥16%,镍含量≥8%,碳含量≤0.08%
表面质量:粗糙度Ra≤3.2μm,无裂纹、划痕缺陷,目视检测标准
耐腐蚀性:盐雾测试48小时,锈蚀面积≤5%,温度35°C±2°C
温度适应性:工作温度-40°C至+200°C,热循环次数>500次
振动测试:频率范围5-100Hz,加速度2g,持续时间2小时
连接强度:螺纹扭矩50N·m,拉脱力≥10kN,接口密封测试
硬度测试:布氏硬度HB150-200,压痕直径测量精度±0.01mm
涂层厚度:镀锌层≥20μm,测量误差±1μm,附着力测试
气密性检测:真空度-0.1MPa,保压10分钟,泄漏量控制
检测范围
不锈钢304波纹软管:适用于一般工业流体输送
不锈钢316L波纹软管:耐腐蚀环境,如化工介质
铜合金波纹软管:导电性好,用于电气连接
铝合金波纹软管:轻量化应用,如航空航天
高温波纹软管:工作温度>300°C,耐热性能测试
低温波纹软管:工作温度<-50°C,抗冻裂验证
食品级波纹软管:符合卫生标准,无毒材料
液压系统波纹软管:高压流体传输,耐压测试
燃气输送波纹软管:防爆设计,密封性重点
化学工业波纹软管:耐酸碱腐蚀,材料兼容性
汽车排气波纹软管:高温废气处理,振动耐受
建筑给排水波纹软管:防水密封,长期耐久性
医疗设备波纹软管:生物兼容性,无菌检测
海洋工程波纹软管:耐盐水腐蚀,盐雾测试
核工业波纹软管:辐射防护,材料纯净度
检测方法
压力测试方法:依据GB/T 12777-2008金属波纹管技术条件,测试压力0-100MPa
尺寸测量方法:使用卡尺或三坐标仪,参照GB/T 1804-2000一般公差标准
弯曲疲劳测试:按ASTM E290弯曲试验标准,弯曲半径50mm
密封性检测方法:采用GB/T 13927-2008阀门压力试验,泄漏率测定
材料成分分析方法:光谱分析技术,参照GB/T 223系列元素检测标准
表面粗糙度测量:轮廓仪使用,依据ISO 4287表面纹理测试规范
盐雾测试方法:按GB/T 10125-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,48小时暴露
温度循环测试:依据ISO 16750-4:2010环境试验,-40°C至200°C循环
振动测试方法:执行GB/T 2423.10-2008电工产品振动试验,频率扫描
硬度测试方法:布氏硬度计应用,参照GB/T 231.1-2018金属材料硬度标准
爆破压力检测:ISO 10380:2012波纹管膨胀节测试,压力递增法
疲劳寿命测试:ASTM E606疲劳试验标准,循环加载至失效
涂层厚度测量:涡流或磁性方法,依据ISO 2178非磁性涂层标准
气密性验证:真空衰减法,参照GB/T 17713-2011真空技术规范
连接强度测试:扭矩扳手应用,按ASME B16.9管道组件标准
检测设备
万能材料试验机 UTM-5000:最大载荷200kN,用于拉伸压缩测试
压力测试台 PT-300:压力范围0-200MPa,精度±0.5%,泄漏检测
光学投影仪 OP-100:放大倍数50X,测量精度0.001mm,尺寸分析
盐雾试验箱 SST-200:温度控制35°C±2°C,湿度95%,腐蚀测试
温度循环箱 TC-150:温度范围-70°C至+180°C,热冲击模拟
振动试验台 VT-80:频率范围5-2000Hz,最大加速度10g,耐久测试
光谱分析仪 SA-600:波长范围190-800nm,元素成分检测
表面粗糙度仪 SRM-50:测量范围Ra0.05-10μm,精度±0.1μm
弯曲疲劳机 BFT-70:弯曲角度±90度,频率可调1-5Hz
泄漏检测仪 LD-100:灵敏度0.01ml/min,测试介质空气或水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创办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