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温室气体排放检测:
- GHG减排率:≥65%(参照REDIIAnnexIX)、碳排放强度(gCO2eq/MJ)
- 生命周期排放:全周期GHG总量≤80gCO2eq/MJ
土地利用可持续性:- 土地转换限制:无森林/湿地侵占(碳储备损失≤10%)
- 土壤有机碳:维持稳定或增加(参照IPCC指南)
生物多样性保护:- 生物多样性指数:≥0.85(参照CBD指标)、濒危物种栖息地完整性
- 生态影响测试:无入侵物种扩散风险
水资源利用:- 水足迹:≤1000L/GJ、水质污染物浓度(如BOD≤30mg/L)
社会可持续性:- 劳工合规性:工作时长≤48h/week(参照ILO标准)、社区经济收益指数≥1.2
废物管理:- 废物回收率:≥90%、处理过程排放达标(如VOCs≤50ppm)
能源效率:原材料来源:- 可持续原料比例:≥95%(认证追溯链)、无冲突区域采购
化学污染物控制:报告可追溯性:- 数据完整性:区块链验证覆盖率≥99%、审计记录保存≥10年
检测范围
1.生物乙醇:涵盖甘蔗/玉米基乙醇,重点检测GHG排放强度和土地利用变化合规性
2.生物柴油:包括植物油/废弃油脂基柴油,侧重原材料可持续采购和化学污染物控制
3.固体生物质:如木屑颗粒/农业残渣,检测生物多样性影响和碳储备维持稳定性
4.沼气:农场/垃圾填埋气源,关注甲烷纯度≥95%和废物管理效率
5.生物航空燃料:合成液体燃料,重点生命周期GHG排放和能源效率验证
6.生物甲烷:升级沼气产品,检测水质影响和水资源利用优化指标
7.作物基液体燃料:如棕榈油衍生品,侧重社会可持续性和土地转换限制
8.废弃物基燃料:用食用油/塑料回收燃料,重点废物处理合规性和污染物残留
9.藻类生物燃料:微藻培养产物,检测生长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效率
10.合成生物燃料:化学催化产品,关注全周期排放验证和报告可追溯性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14040:2006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
- ISO14064-1:2018温室气体第1部分:组织层面排放量化与报告规范
- ISO14046:2014水足迹原则、要求与指南
国家标准:- GB/T24044-2008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
- GB/T32150-2015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通则
- GB/T24001-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
方法差异说明:国际标准如ISO14040强调全生命周期边界定义,而GB/T24044细化数据收集范围;ISO14064-1要求第三方核查,GB/T32150侧重企业自报告机制。
检测设备
1.气相色谱仪:Agilent8890型(检测限0.1ppm,分辨率0.01nm)
2.质谱仪:ThermoFisherISQ7000型(质量范围10-2000m/z,精度±0.1%)
3.碳分析仪:LECOCS844型(碳含量检测范围0.001-100%,重复性±0.2%)
4.水质监测仪:HACHDR3900型(BOD/COD检测限1mg/L,温控±0.5°C)
5.光谱分析仪:PerkinElmerOptima8000型(元素检测限0.0001%,波长范围165-900nm)
6.生物多样性扫描仪:DJIPhantom4RTK型(分辨率2cm/pixel,GPS精度±1cm)
7.土壤采样器:Eijkelkamp04.01型(采样深度0-2m,容积精度±5ml)
8.热量计:Parr6400型(量热范围0-15000J/g,精度±0.1%)
9.气体分析仪:SiemensUltramat23型(CH4/CO2检测范围0-100%,响应时间<1s)
10.湿度控制器:ESPECPL-3型(湿度控制范围10-95%RH,精度±1%)
11.数据记录器:CampbellCR1000型(通道数16,采样率10Hz)
12.显微镜:OlympusBX53型(放大倍数40-1000x,分辨率0.2μm)
13.离心机:Eppendorf5920型(转速100-15000rpm,温控±0.1°C)
14.pH计:MettlerToledoSevenExcellence型(测量范围0-14pH,精度±0.01)
15.能量分析仪:YokogawaWT5000型(功率测量范围0.5-600kW,精度±0.05%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