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电性能稳定性:
- 耐电弧性:起弧时间(≥180s)、蚀损速率(≤0.1g/min,参照IEC61621)
- 绝缘电阻:初始值(≥10GΩ)、试验后衰减率(≤20%)
- 介电强度:击穿电压(≥15kV/mm)
热力学性能:- 热变形温度:负载0.45MPa下(≥220℃)
- 线性膨胀系数:25-180℃范围(≤3.5×10⁻⁵/K)
机械强度:- 弯曲强度:三点弯曲(≥120MPa)
- 压缩强度:轴向压缩(≥145MPa)
表面特性:- 碳化面积:电弧终止后(≤15mm²)
- 熔融深度:截面显微测量(≤0.8mm)
化学稳定性:- 耐化学试剂:酸/碱浸泡后质量损失率(≤1.5%)
- 挥发物含量:热重分析法(≤0.8wt%)
环境耐受性:- 湿热老化:85℃/85%RH500h后强度保留率(≥85%)
- 冷热循环:-40℃~155℃50次循环无开裂
微观结构:- 气孔率:金相切片检测(≤0.3%)
- 填料分布均匀性:SEM成像分析
可燃性:- 阻燃等级:JianCe94V-0认证
- 极限氧指数:LOI(≥32%)
耐久性:- 电弧循环次数:至失效(≥2000次)
- 寿命模拟:加速老化系数计算
几何精度:- 尺寸公差:长度方向(±0.05mm)
- 装配紧密度:过盈量检测(0.02-0.08mm)
检测范围
1.环氧树脂基槽楔:重点验证填料分散性对电弧轨迹的影响及高温玻璃化转变特性
2.聚酰亚胺复合槽楔:检测碳纤维增强相的耐烧蚀边界与界面结合强度
3.云母层压制品:侧重层间粘结强度与分层失效模式分析
4.酚醛玻璃纤维槽楔:关注树脂固化度与电弧碳化深度的关联性
5.工程陶瓷基槽楔:检测微裂纹扩展速率与热震稳定性
6.PPS注塑成型槽楔:验证结晶度对熔滴形成倾向的抑制效果
7.纳米改性硅橡胶槽楔:特殊检测表面恢复能力与体积电阻率变化
8.金属基复合槽楔:重点测试导电相与绝缘相的电位梯度分布
9.真空浸渍型槽楔:检测浸渍深度与孔隙封闭有效性
10.多层复合结构槽楔:验证层间介质强度与界面热阻匹配度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ASTMD495-99固体绝缘材料耐电弧性测定
- IEC61621干式固体绝缘材料高压电弧试验
- ISO6721-1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方法
国家标准:- GB/T1408.1-2016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
- GB/T4207-2022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测定
- GB/T8815-2008硬质泡沫塑料尺寸稳定性试验
标准差异说明:ASTMD495采用阶梯升压模式,电极间距6.35mm;国标GB/T1408.1支持连续升压法,电极间距可选3-13mm范围;IEC61621规定40mA测试电流,而ASTM允许12.5-40mA多级电流序列
检测设备
1.高压耐电弧试验机:HVT-60A型(输出电压0-60kV,电流分辨率0.1mA)
2.三维形貌仪:KEYENCEVR-5000(Z轴精度0.05μm,扫描速度100mm/s)
3.热机械分析仪:NETZSCHTMA402F3(温度范围-150~1000℃,载荷分辨率0.001N)
4.高频电桥:Agilent4263B(频率范围20Hz-1MHz,基本精度0.1%)
5.显微红外光谱仪:NicoletiN10(空间分辨率3μm,光谱范围7800-350cm⁻¹)
6.激光导热仪:LFA467HyperFlash(温度范围-125~2800℃,导热系数范围0.1~2000W/mK)
7.扫描电镜:HitachiRegulus8230(分辨率1.0nm@15kV,支持EDS成分测绘)
8.万能材料试验机:ZwickZ100(载荷范围10N-100kN,位移精度±0.5μm)
9.高压击穿测试仪:HJC-100kV(升压速率0.5-5kV/s,漏电流检测下限1μA)
10.热重分析仪:TAQ500(称重精度0.1μg,最高温度1000℃)
11.恒温恒湿箱:ESPECSH-261(温控范围-70~150℃,湿度范围10~98%RH)
12.介电谱仪:NovocontrolConcept80(频率范围10μHz-40MHz,介电常数分辨率0.001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