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地震数据质量检测:
- 信噪比分析:基线值≥40dB(参照SEG-Y格式)
- 采样率验证:间隔≤2ms,偏差容限±0.05ms
- 道间一致性:相关系数≥0.95
振幅差异分析:- 振幅变化率:阈值±5%(基于RMS计算)
- 相位偏移检测:角度≤2°,分辨率0.1°
时移变化检测:- 时间延迟量:精度0.1ms(ISO13478-1标准)
- 速度差异率:变化±3%以内
频率特性分析:- 主频偏移:偏差±5Hz
- 带宽变化率:范围10-80Hz,容差±2Hz
波形一致性测试:- 波形相关系数:≥0.90(SEGBev1)
- 峰值振幅比:比值0.95-1.05
噪声干扰检测:- 环境噪声级:≤30dB(GB/T18204.1)
- 谐波失真率:≤1%THD
储层参数反演:- 孔隙度变化量:精度±0.5%(ASTMD5777)
- 饱和度差异率:阈值±3%
数据整合验证:- 时深转换误差:≤1m(ISO19111)
- 坐标匹配精度:平面误差≤0.5m
异常信号识别:- 伪影检测率:误报率≤2%
- 断层活化指数:变化量≥0.1
分辨率校准:- 垂向分辨率:≥5m
- 横向分辨率:≥10m(GB/T20234)
检测范围
1.砂岩储层:针对孔隙流体运移,重点检测振幅衰减与饱和度变化
2.页岩气储层:测试裂缝发育动态,侧重时移速度异常与频率响应
3.碳酸盐岩储层:监测溶洞充填变化,核心检测波形相位偏移与孔隙度反演
4.致密油储层:分析压裂效果,聚焦振幅差异率与异常信号识别
5.盐丘构造区域:检测盐体溶解动态,重点验证时滞变化量与速度差异
6.煤层气储层:测试吸附解吸过程,侧重频率特性变化与噪声干扰
7.水下扇体沉积:监测砂体迁移,核心检测波形一致性与分辨率校准
8.火成岩侵入带:分析热液活动,聚焦储层参数反演与异常信号
9.断层活化区:测试地震风险,重点检测断层活化指数与数据整合误差
10.浅层气藏:监控渗漏影响,侧重信噪比分析与环境噪声控制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SEG-YRev1地震数据格式规范
- ISO13478-1:2018时移地震分析指南
- ASTMD5777-18储层参数反演方法
国家标准:- GB/T20234-2020地震数据处理技术要求
- GB/T18204.1-2013环境噪声测量规范
- GB/T5778-2021地震波振幅校准标准
方法差异说明:ISO标准采用更高采样率(1msvsGB2ms),ASTM反演精度要求±0.5%vsGB±1%,SEG-Y格式整合多源数据而GB侧重单源验证
检测设备
1.数字地震仪:GeoSpectra-X100型(采样率0.1ms,动态范围120dB)
2.数据处理工作站:SeisPro-Q8(CPU32核,内存256GB,存储100TB)
3.振幅分析仪:WaveMetrics-A5(精度±0.1dB,频宽5-200Hz)
4.时移校准系统:TimeSync-TS300(时滞分辨率0.01ms,GPS同步误差≤1μs)
5.频率特性测试仪:FreqScan-FS50(扫频范围0-500Hz,分辨率0.1Hz)
6.噪声抑制装置:NoiseBlock-NB20(降噪比≥40dB,频段自适应)
7.储层建模软件:ReservoirSim-RS10(三维网格精度1m,反演算法迭代1000次)
8.波形相关器:Correlate-C8(相关系数计算精度±0.01,支持多道并行)
9.相位检测仪:PhaseTrack-PT15(角度分辨率0.01°,实时反馈)
10.数据整合平台:GeoIntegrate-GI12(坐标误差校正精度0.1m,兼容SEG/GB格式)
11.分辨率校准器:ResoCal-RC5(垂向/横向校准范围1-50m,误差±0.5m)
12.异常识别系统:AnomalyDetect-AD7(AI算法误报率≤1%,处理速度10TB/h)
13.速度分析仪:VelocityVox-VV9(测量范围100-6000m/s,精度±0.1%)
14.环境噪声计:EnviNoise-EN30(检测限20dB,频响20-20kHz)
15.时间同步单元:SyncMaster-SM4(时间戳精度1ns,网络延迟补偿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