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碱度相关检测:
- 总碱度测定:碱度值(65-85%,参照GB/T22627)
- 基本度计算:基本度系数(≥40%)
- pH值检测:pH范围(3.5-5.0)
化学成分检测:- 铝含量测定:Al2O3含量(≥28%,偏差±0.5%)
- 氯化物含量检测:Cl⁻含量(≤1.5%)
- 重金属残留:铅含量(≤0.001%)
物理性能检测:- 密度测定:密度值(1.15-1.35g/cm³)
- 粘度测试:运动粘度(≤50mPa·s)
不溶物检测:- 不溶物含量:固体残留(≤1.0%)
- 过滤效率:过滤时间(≤30min)
硫酸盐检测:- 硫酸盐含量:SO4²⁻含量(≤3.0%)
- 硫酸根离子比:SO4/Al比(≤0.05)
稳定性测试:- 热稳定性测试:分解温度(≥80°C)
- 储存稳定性:碱度损失率(≤5%)
氧化还原检测:- 还原物质含量:氧化物残留(≤0.1%)
- 氧化铝活性:活性指数(≥90%)
分子特性检测:- 分子量分布:平均分子量(1000-3000Da)
- 聚合度测定:聚合系数(≥70)
环保指标检测:- 砷含量检测:As含量(≤0.0005%)
- COD影响:降解率(≥95%)
纯度验证:- 杂质总量:总杂质(≤2.0%)
- 水分含量:水分(≤10%)
检测范围
1.工业水处理用PAC:适用于冷却水系统,重点检测碱度稳定性和氯离子残留,确保腐蚀控制。
2.饮用水级PAC:用于自来水净化,重点检测重金属含量和pH安全性,符合卫生标准。
3.造纸工业用PAC:作用于纸浆絮凝,重点检测粘度特性和铝含量均匀性,优化工艺能耗。
4.纺织印染用PAC:应用于废水脱色,重点检测碱度对色度去除率及硫酸盐影响。
5.污水治理用PAC:用于市政污水,重点检测COD降解效率和稳定性,提升污泥沉降性。
6.食品级PAC:涉及食品加工水处理,重点检测砷铅残留和无菌指标,保障食品安全。
7.医药级PAC:用于制药纯水,重点检测纯度和分子量分布,避免药物污染。
8.农业灌溉用PAC:作用于灌溉系统,重点检测环保指标如重金属迁移和碱度持久性。
9.高纯度PAC:用于电子工业,重点检测微量元素残留和氧化铝活性,确保高精应用。
10.复合PAC产品:包含改性剂,重点检测协同效应如碱度与絮凝效率关联性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12001水处理剂碱度测定方法
- ASTMD511水中铝含量测试规程
- ISO11885水质元素测定-ICP法
国家标准:- GB/T22627-2022水处理剂聚氯化铝
- GB/T5009.76食品中重金属测定方法
- GB/T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通则
方法差异说明:ISO标准采用甲基橙指示剂滴定终点,GB标准使用混合指示剂;ASTM密度测定需恒温25°C,GB允许20-30°C范围;ICP法ISO要求氩气纯度99.99%,GB强调样品前处理差异。
检测设备
1.自动滴定仪:T50型(精度±0.05mL,滴定速度0.1mL/s)
2.数字pH计:PH700型(测量范围0-14,精度±0.01)
3.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:UV2600型(波长范围190-900nm,分辨率0.1nm)
4.电子天平:AL104型(称量范围0-200g,精度±0.0001g)
5.离心机:HC3018型(转速0-18000rpm,容量50mL)
6.恒温水浴:HH-4型(温度范围10-100°C,精度±0.5°C)
7.真空过滤装置:SHB-III型(真空度0.098MPa,滤膜孔径0.45μm)
8.旋转粘度计:NDJ-5S型(测量范围1-100000mPa·s,精度±1%)
9.原子吸收光谱仪:AA7000型(检测限0.001ppm,波长范围185-900nm)
10.ICP光谱仪:ICP2500型(多元素同步检测,检出限0.0001%)
11.烘箱:DHG9070型(温度范围50-250°C,均匀性±1°C)
12.振荡器:TS-100型(振荡频率0-300rpm,振幅25mm)
13.密度计:DA300型(测量范围0-3g/cm³,精度±0.0001g/cm³)
14.马弗炉:SX-4-10型(最高温度1200°C,控温精度±1°C)
15.冷藏箱:BCD-258型(温度范围2-8°C,容量200L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