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粘结性能:
- 粘结强度:≥1.5MPa(参照GB/T5210)
- 粘结耐久性:循环后强度损失≤20%
防火性能:- 防火时间保持率:≥90%(参照JianCe1709)
- 膨胀倍率:初始与冻融后偏差≤10%
物理性能:- 厚度变化率:±5%以内
- 质量损失率:≤3%(参照ASTMD6944)
化学性能:- pH值稳定性:6.5-8.5
- 耐化学介质性:无明显溶解或侵蚀
机械性能:- 抗冲击性:≥50J(参照ISO6272)
- 柔韧性:弯曲直径≤2mm无裂纹
耐久性参数:- 冻融循环次数:≥50次无失效
- 老化指数:变化率≤15%
外观完整性:热性能:- 导热系数:变化率≤10%
- 热稳定性:TG分析失重≤5%
环境适应性:- 耐候性:QUV加速老化后性能保持≥85%
- 防水性:吸水率≤1.5%
安全性能:检测范围
1.水性防火涂料:侧重冻融循环后粘结强度衰减和防火膨胀性能检测
2.溶剂型防火涂料:重点测试耐化学介质渗透性和低温环境柔韧性变化
3.膨胀型防火涂料:检测冻融作用下膨胀倍率保持率及表面微裂纹控制
4.非膨胀型防火涂料:强调厚度稳定性与热传导系数在冻融后的偏差范围
5.钢结构防火涂层:核心验证粘结耐久性与防火时间在极端温度下的可靠性
6.木质结构防火涂层:检测吸水率波动及抗表面开裂性能在冻融循环中的表现
7.混凝土结构防火涂层:重点测试粘结强度衰减与渗透性变化在多轮冻融后的影响
8.隧道防火涂层:注重耐候性指标与烟雾密度在湿度冻融交替环境中的控制
9.船舶防火涂层:测试耐盐雾腐蚀性能及防火效率在低温高湿条件下的衰减
10.航空航天防火涂层:检测极端温度循环下性能稳定性与轻量化参数保持率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ASTMD6944-20JianCeTestMethodforResistanceofProtectiveCoatings
- ISO11925-2:2020Reactiontofiretests—Ignitability
- JianCe1709JianCeforRapidRiseFireTests
国家标准:- GB/T14907-2018Fireretardantcoatingsforsteelstructures
- GB/T17371-2020Testmethodforfreeze-thawresistanceofbuildingcoatings
- GB/T5210-2006Paintsandvarnishes—Pull-offtestforadhesion
- 方法差异:ASTM侧重快速冻融循环机制,GB综合温湿控制模拟实际气候分区
检测设备
1.冻融循环试验箱:ModelFTC-300(温度范围-40°C至100°C,精度±0.5°C)
2.万能材料试验机:ModelUMT-500(载荷0.1-100kN,精度±0.2%)
3.防火性能测试炉:ModelFPT-1000(最高温度1200°C,控制精度±5°C)
4.数码显微镜:ModelDM-2000(放大倍数100-1000x,分辨率0.1μm)
5.涂层厚度计:ModelCT-150(量程0-5000μm,精度±1%)
6.粘结强度测试仪:ModelBST-80(拉力范围0-10kN,精度±1%)
7.环境模拟箱:ModelES-600(温湿度控制范围-40°C至150°C,RH10-98%)
8.数据采集系统:ModelDAS-400(采样率1kHz,通道16)
9.热分析仪:ModelTA-700(DSC/TGA综合,温度范围-150°C至1600°C)
10.红外光谱仪:ModelIR-550(波长范围4000-400cm⁻¹,分辨率4cm⁻¹)
11.冲击试验机:ModelIT-350(冲击能量0.5-50J,精度±2%)
12.QUV加速老化试验箱:ModelQUV-250(UV辐射强度0.7W/m²,温度控制±1°C)
13.电子天平:ModelEA-2000(量程500g,精度0.001g)
14.烟雾密度测试仪:ModelSD-100(光透射率测量精度±2%)
15.盐雾试验箱:ModelSST-500(喷雾量1-2ml/h,温度控制±1°C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