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物理性质检测:
- 粒度分布:D50、D90(参照ASTMD3849)
- 比表面积:BET方法(≥1000m²/g)
- 振实密度:0.35-0.45g/cm³
化学组成检测:- 碳含量:≥99.5%
- 灰分含量:≤0.05%(参照GB/T3780)
- 挥发分含量:≤1.0%
电性能检测:- 电导率:100-1000S/m
- 电阻率:0.001-0.01Ω·cm
- 介电常数:2.5-3.5
热性能检测:- 热稳定性:热重损失≤2%at500°C
- 热导率:0.5-1.5W/m·K
- 热膨胀系数:5-10μm/m·K
吸附性能检测:- 碘吸附值:100-200mg/g
- 吸油值:200-300ml/100g(参照ASTMD2414)
- 孔体积:0.5-1.0cm³/g
杂质检测:- 金属杂质:Fe、Cu≤10ppm(参照ICP-MS)
- 硫含量:≤0.1%
- 水分含量:≤0.5%
结构特征检测:- 孔径分布:BJH方法
- 晶体结构:XRD分析(石墨化度≥80%)
- 表面形貌:SEM观察
力学性能检测:- 拉伸强度:≥10MPa
- 弹性模量:≥1GPa
- 硬度:邵氏A型≥70
环境稳定性检测:- 耐湿性:湿度循环测试
- 耐腐蚀性:盐雾试验
- 老化性能:UV暴露测试
其他检测:- pH值:6-8
- 色度:Lab*值
- 分散性:沉降速率测试
检测范围
1.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:重点检测电导率、粒度分布和热稳定性,确保电池充放电性能。
2.橡胶轮胎增强剂:侧重耐磨性、拉伸强度和分散性,提升橡胶耐久性。
3.塑料导电复合材料:关注电导率、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,优化塑料功能性。
4.导电涂料添加剂:检测比表面积、吸附性能和附着力,保证涂层导电均匀性。
5.印刷油墨碳黑:重点色度、流变性和水分含量,维持油墨印刷质量。
6.电子屏蔽材料:强调电磁屏蔽效能、热导率和杂质含量,用于EMI防护。
7.密封胶填料:检测密封性能、老化性和弹性模量,确保长期密封效果。
8.空气过滤材料:侧重吸附效率、孔体积和压降,优化过滤性能。
9.催化剂载体:关注比表面积、热稳定性和活性,提升催化反应效率。
10.碳纤维复合材料:检测力学性能、电导率和结构特征,用于航空航天增强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ASTMD3849碳黑粒度测试标准方法
- ISO18852橡胶用碳黑测试方法
- ASTMD6556碳黑比表面积测定
国家标准:- GB/T3780碳黑检测标准
- GB/T3782碳黑灰分测定方法
- GB/T3781碳黑挥发分测定方法
方法差异说明:国际标准ASTMD3849采用激光衍射法测量粒度,而国家标准GB/T3780使用沉降法,原理不同导致精度差异;ISO18852与GB/T3782在灰分测试中,灼烧温度存在±50°C偏差。
检测设备
1.激光粒度分析仪:MalvernMastersizer3000(测量范围0.01-3500μm)
2.比表面积分析仪:MicromeriticsASAP2460(BET方法,精度±1%)
3.扫描电子显微镜:HitachiSU8010(分辨率1nm)
4.X射线衍射仪:RigakuSmartLab(角度范围5-80°)
5.电导率测试仪:Keithley2450(范围0.1pA-1A)
6.热重分析仪:TAInstrumentsQ500(温度范围RT-1000°C)
7.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计:ShimadzuUV-2600(波长190-900nm)
8.原子吸收光谱仪:PerkinElmerPinAAcle900T(检测限1ppb)
9.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:ThermoScientificNicoletiS50(分辨率0.5cm⁻¹)
10.万能材料试验机:Instron5969(载荷10N-50kN)
11.水分分析仪:MettlerToledoHR83(精度0.001%)
12.pH计:HannaHI98107(范围0-14pH)
13.气体吸附分析仪:QuantachromeAutosorb-iQ(多孔材料分析)
14.差示扫描量热仪:NetzschDSC214(温度-170-700°C)
15.电化学工作站:GamryInterface1010E(频率范围10μHz-1MHz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