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透湿性能检测:
- 透湿量:透湿率(g/m²·h)、透湿阻力(Pa·s/m)(参照ASTME96)
- 透湿速率:最大透湿速率(g/h)、平均透湿速率(g/h)
吸湿性能检测:- 吸湿率:饱和吸湿率(%)、瞬时吸湿率(%/min)
- 回潮率:标准回潮率(%)、平衡回潮率(%)
热湿舒适性检测:- 热阻:热阻值(m²·K/W)、湿阻值(m²·Pa/W)
- 透湿指数:透湿指数值(无单位)
耐久性检测:- 洗涤后透湿变化:透湿率变化率(%)、透湿阻力变化率(%)
- 摩擦后透湿性能:透湿量衰减率(%)
物理性能检测:- 线密度:线密度值(tex)、捻度值(捻/m)
- 直径:平均直径(mm)、直径偏差(%)
化学性能检测:- pH值:pH范围(5.0-7.0)、甲醛含量(≤75mg/kg)
- 残留物:表面活性剂残留量(μg/g)
透气性能检测:- 透气率:透气率值(mm/s)、透气阻力(Pa·s/m)
色牢度检测:- 耐洗色牢度:变色等级(≥4级)、沾色等级(≥3级)
- 耐汗渍色牢度:变色等级(≥3级)
强度性能检测:- 断裂强度:断裂强度值(cN/tex)、伸长率(%)
- 结节强度:结节强度值(cN)
静电性能检测:- 静电电压:静电电压值(kV)、半衰期(s)
- 表面电阻:表面电阻值(Ω)
检测范围
1.纯棉纱线:天然纤维纱线,检测重点在吸湿率和透湿率变化,测试天然透湿特性
2.涤纶纱线:合成纤维纱线,侧重透湿阻力和热阻值,分析疏水性影响
3.尼龙纱线:聚酰胺纤维纱线,关注透湿速率和耐久性,测试高强度透湿性能
4.混纺纱线(棉/涤):混合纤维纱线,检测透湿指数和吸湿率,测试混合比例对透湿的影响
5.毛纱线:动物纤维纱线,重点检测回潮率和热湿舒适性,评价保温透湿平衡
6.丝纱线:天然蛋白质纤维纱线,侧重透湿量和色牢度,分析光滑表面透湿特性
7.人造纤维纱线(粘胶):再生纤维素纱线,检测透湿率和pH值,测试化学处理影响
8.功能性纱线(抗菌):添加功能剂纱线,关注透湿性能变化和化学残留,测试功能持久性
9.弹性纱线:含弹性纤维纱线,检测透湿阻力变化和强度,评价拉伸后透湿稳定性
10.工业用纱线:高强度应用纱线,侧重透湿性能和耐久性,测试极端条件下透湿量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ASTME96材料透湿性测试方法
- ISO11092纺织品热湿传递性能测试
- ISO6330纺织品洗涤后性能测试
国家标准:- GB/T12704纺织品透湿性测试方法
- GB/T3920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方法
- GB/T2912.1纺织品甲醛含量测试
方法差异说明:ASTME96采用杯法透湿测试,GB/T12704包含蒸发法和倒杯法;ISO11092使用皮肤模型法,GB标准对应方法调整温湿度范围;ASTM标准侧重工业应用,GB标准更注重环保参数。
检测设备
1.透湿测试仪:XY-100型(测量范围0-100g/m²·h,精度±0.5%)
2.恒温恒湿箱:HT-3000型(温度范围-40°C至150°C,湿度范围10%RH至95%RH)
3.电子天平:EP-500型(称量范围0-500g,精度0.001g)
4.织物透气仪:FP-200型(透气率测量范围0-500mm/s,压差范围10-500Pa)
5.pH计:PH-700型(测量范围0-14pH,精度±0.01)
6.色牢度测试仪:CS-800型(耐洗等级测试,温度控制±1°C)
7.拉力试验机:LT-1000型(载荷范围0-500N,精度±0.2%)
8.捻度测试仪:TD-150型(捻度测量范围0-2000捻/m,速度可调)
9.静电测试仪:ES-600型(电压测量0-20kV,半衰期检测0-60s)
10.水分分析仪:MA-400型(水分含量测量0-100%,精度±0.1%)
11.热阻测试仪:TR-250型(热阻测量0-1m²·K/W,湿阻测量0-1m²·Pa/W)
12.摩擦测试仪:FT-350型(摩擦次数0-10000次,压力可调)
13.光谱分析仪:SA-900型(元素检测限0.001%,波长范围200-800nm)
14.恒温振荡器:OS-500型(振荡频率0-300rpm,温度控制±0.5°C)
15.显微镜:MC-200型(放大倍数40-1000x,分辨率0.1μm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