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色谱柱性能:
- 柱效参数:理论塔板数≥5000plates/m保留时间偏差±0.1min(参照USP<621>)
- 分离选择性:α值>1.05(目标峰与干扰峰)
探测器特性:- 灵敏度指标:检测限≤1ppmCO2响应时间≤3s(ISO6974)
- 线性范围:R²≥0.999(0-10000ppm)
系统精度:- 重复性测试:RSD≤2%(三次重复)准确度偏差±1%
- 漂移控制:基线噪声≤0.1μV/h
样品处理参数:- 进样体积:1-5μL精度±0.2μL分流比控制50:1±5%
- 载气流速:氦气0.5-2mL/min精度±0.1mL/min
温度控制:- 柱温箱精度:±0.1°C(-50°C至400°C)程序升温速率0.1-50°C/min
环境适应性:- 湿度影响:≤±0.5%读数(20-80%RH)温度补偿误差±0.3%
校准参数:- 标准曲线拟合:五点校准R²≥0.995零点漂移校正
- 校准气体精度:CO2浓度偏差±0.5%(NIST可追溯)
干扰物抑制:- 交叉敏感性:H2O干扰≤0.2%、CH4分离度Rs≥1.5
数据输出:- 峰面积积分精度±0.5%保留时间重复性CV≤0.1%
安全指标:- 泄露检测:系统压力波动≤1kPa气体纯度要求99.999%
检测范围
1.大气环境样本:户外空气监测,CO2浓度范围350-1000ppm,重点检测温室气体排放影响。
2.工业排放气体:烟道气分析,CO2含量0.1-100%,关注高浓度精度和SO2干扰抑制。
3.医疗呼吸气体:麻醉和呼吸机气体,CO2浓度0-10%,侧重低浓度检测和响应时间。
4.饮料产品:碳酸饮料中溶解CO2,检测范围0.5-5g/L,重点泡沫抑制和定量准确性。
5.土壤气体:地下CO2监测,范围100-5000ppm,强调采样稳定性和湿度补偿。
6.天然气组成:管道气体分析,CO2占比0-20%,关注烃类分离和热值计算。
7.生物发酵气体:发酵罐产物,CO2浓度1-50%,侧重O2和N2干扰消除。
8.汽车尾气:排放控制系统,CO2测量10-15%,重点高温适应和颗粒物过滤。
9.实验室标气:校准混合气体,CO2精度±0.1%,强调N2或Ar平衡气兼容性。
10.密闭空间空气:矿井或船舱气体,CO2范围500-5000ppm,检测重点安全阈值报警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6974:2001天然气中CO2测定气相色谱法
- ASTMD1945-14气体燃料组成分析标准方法
国家标准:- GB/T13610-2020天然气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
- HJ870-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碳测定方法
(差异说明:ISO标准使用TCD检测器,GB标准允许FID;采样体积ISO为50mL,GB为10mL;校准周期ISO每24h,GB每8h。)
检测设备
1.气相色谱仪:Agilent7890B(柱温范围:-99°C至450°C)
2.热导检测器:TCDModelX(灵敏度:0.05μV/ppm)
3.质谱检测器:MSD5977B(质量范围:1-1050amu)
4.自动进样器:PalRTC120(进样精度:±0.1μL)
5.色谱柱:HP-PLOTQ(长度:30m,内径:0.53mm)
6.载气系统:HeliumPurifier(纯度:99.999%)
7.数据采集系统:ChemStationB.04.03(积分误差:±0.3%)
8.温度控制器:OvenModuleZ(控温精度:±0.1°C)
9.样品预处理装置:GasSamplerGS-500(压力范围:0-100psi)
10.校准气体发生器:CalGasPro(浓度精度:±0.2%)
11.流量控制器:MassFlowControllerMFC-100(精度:±0.5%FS)
12.湿度补偿器:HumiConHC-50(补偿范围:0-100%RH)
13.泄露检测仪:LeakTesterLT-200(灵敏度:0.01sccm)
14.峰积分软件:PeakSolve5.0(RSD计算功能)
15.便携式色谱仪:FieldGCMini(重量:<5kg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