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抗菌性能检测:
- 生长抑制率:抑制率≥90%(参照ISO846),孢子附着密度(≤500CFU/cm²)
- 抗菌活性持续时间:维持活性时间≥30天(如:湿热循环后效能保持率≥85%)
物理耐久性检测:- 表面耐磨性:耐磨次数≥10000次(ASTMD4060),划痕深度(≤0.1mm)
- 环境应力变化耐受度:温湿度循环后开裂率(≤1%)
化学稳定性检测:- 抗腐蚀性:pH耐受范围(3-10),化学溶剂侵蚀率(≤0.5%)
- 添加剂析出量:析出物浓度(≤10ppm,参照GB/T29121)
生物膜抑制检测:- 生物膜形成率:形成抑制率≥95%(ASTME2180),黏附力(≤5N)
- 清除效果:清洗后残留率(≤2%)
环境适应性检测:- 温湿度影响:霉菌生长速率(25°C/80%RH下≤0.5mm/d),光照耐受性(UV照射后性能衰减率≤10%)
- 氧气渗透率:渗透系数(≤10Barrer)
表面特性检测:- 粗糙度:Ra值(≤1.0μm),孔隙率(≤5%)
- 亲水性:接触角(≥90°)
长期老化检测:- 加速老化后性能:紫外老化后抑制率保持(≥85%,参照ISO4892),湿热老化周期(≥1000h)
- 疲劳耐久度:循环加载后表面完整性(无裂纹)
毒理学安全性检测:- 生物相容性:细胞毒性(≤Grade1),致敏性(阴性)
- 残留物检测:重金属含量(≤1ppm)
微生物多样性检测:- 菌种抗性范围:覆盖黑曲霉青霉等10种,抑制率(≥90%对各菌种)
- 交叉感染抑制:多菌共存下生长率(≤5%)
材料降解检测:- 质量损失率:霉菌侵蚀后损失(≤0.5%),强度保留值(≥95%)
- 颜色稳定性:ΔE值(≤2.0)
检测范围
1.纺织品:涵盖棉麻合成纤维,检测重点为抗菌涂层效能和洗涤耐久性
2.塑料制品:包括PPPE等聚合物,侧重抗霉添加剂均匀性和环境应力开裂
3.木材及复合板:天然木材和人造板,重点检测表面处理层抗渗性和生物膜清除
4.涂料涂层:内外墙涂料及工业涂层,关注成膜稳定性和温湿度循环耐受
5.纸张及包装:食品包装纸和书刊纸,侧重孔隙率控制和抗菌添加剂析出
6.医疗器械外壳:塑料或金属表面,检测生物相容性和长期消毒耐受
7.建筑材料:水泥基和石膏板,重点测试湿热环境下的霉菌生长抑制
8.电子元件封装:硅胶和环氧树脂封装,检测绝缘性和抗腐蚀性
9.鞋类及皮革:天然和人造皮革,强调耐磨后抗菌活性维持
10.食品接触材料:包括容器和薄膜,核心检测迁移残留和生物膜形成抑制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846:2022塑料在真菌作用下的行为测试
- ASTMG21-21合成高分子材料抗真菌性测试
- ISO16869:2020塑料中抗菌添加剂效能测定
- ASTME2180-18抗生物膜材料测试方法
- ISO22196:2011塑料表面抗菌活性测量
国家标准:- GB/T24128-2022塑料防霉性能测试方法
- GB/T29121-2023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
- GB/T35469-2017建筑材料防霉测试规程
- GB/T38401-2020医疗器械表面微生物检测
- GB/T5009-2021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测试通则
差异说明:ISO846采用定量孢子计数法,ASTMG21侧重定性评级;GB/T24128整合温湿度循环,而ISO同标准无此要求;ASTME2180使用生物膜模型,GB无直接对应但参考其原理;GB/T29121针对织物有特定洗涤程序,国际标准未统一规定。
检测设备
1.恒温恒湿培养箱:XY-8000型(温度范围10-60°C,湿度控制20-98%RH)
2.生物安全柜:BSC-300型(空气流速0.4m/s,HEPA过滤效率99.99%)
3.菌种培养器:MIC-100型(培养皿容量120个,振荡频率0-300rpm)
4.光学显微镜:OM-40X型(放大倍率40-1000X,分辨率0.2μm)
5.分光光度计:SP-550型(波长范围200-800nm,精度±0.001Abs)
6.表面粗糙度仪:SR-200型(测量精度±0.01μm,扫描长度50mm)
7.紫外加速老化箱:UV-360型(UV强度0.7W/m²,温度控制±1°C)
8.力学试验机:MT-500型(载荷范围0-500N,应变速率0.01-500mm/min)
9.环境模拟箱:ES-1000型(温湿度循环程序,温度-40至150°C)
10.气相色谱仪:GC-7890型(检测限0.01ppm,分离效率≥95%)
11.电子天平:EA-3000型(量程0.001g-300g,精度±0.0001g)
12.接触角测量仪:CA-60型(角度范围0-180°,分辨率±0.1°)
13.真菌孢子计数器:FC-200型(计数精度±1%,容量100样本/批次)
14.热重分析仪:TGA-4000型(温度范围RT-1000°C,失重分辨率0.1μg)
15.微生物鉴定系统:MIC-ID型(鉴定菌种≥50种,准确率99.9%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