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热释放性能检测:
- 热释放速率峰值:HRRmax(单位kW/m²,参照ISO5660-1)
- 总热释放量:THR(单位MJ/m²,参照ISO5660-1)
燃烧性能检测:- 点火时间:TTI(单位s)
- 有效燃烧热:EHC(单位MJ/kg)
烟雾释放检测:- 烟雾产生速率:SPR(单位m²/s,参照ISO5660-2)
- 总烟雾释放量:TSP(单位m²)
物理力学性能检测:- 拉伸强度:≥50MPa
- 撕裂强度:≥30N(参照GB/T3917)
热稳定性检测:- 高温变形温度:≥250°C
- 质量损失率:≤3%(300°C下)
环境适应性检测:- 低温脆性:-40°C冲击无破裂
- 耐湿度性能:95%RH下强度保持率≥90%
电绝缘性能检测:- 体积电阻率:≥10¹²Ω·cm
- 介电强度:≥20kV/mm(参照IEC60243)
化学耐腐蚀检测:- 耐酸碱性能:pH2-12范围无腐蚀
- 溶剂耐受性:无溶胀或溶解
耐久性检测:- 老化后性能衰减:≤5%(UV暴露1000小时)
- 循环热冲击后完整性:无裂纹
安全合规性检测:- 无毒物质释放:甲醛含量≤0.1mg/m³
- 阻燃等级:JianCe94V-0达标
检测范围
1.硅胶防火布:重点检测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,确保高温环境下的热抑制能力。
2.玻璃纤维防火布:侧重燃烧残余物分析和撕裂强度测试,测试其在建筑防火中的应用可靠性。
3.陶瓷纤维布:检测高温稳定性和热传导系数,验证高温工业设备防护性能。
4.阻燃棉布:测试点火延迟和烟雾密度,确认其在装饰材料中的防火安全性。
5.防火涂料布:测试涂层附着力与热释放性能的综合表现,用于船舶和管道防护。
6.复合材料防火板:包括多层结构的热释放测试和物理强度验证,适用于建筑隔墙。
7.建筑用防火幕布:检测悬挂拉伸强度和烟雾释放速率,确保紧急逃生系统合规性。
8.电缆防火包裹材料:侧重电绝缘性能和耐火时间测试,用于电力系统防火保护。
9.航空航天防火织物:测试轻量化下的热释放率和环境适应性,满足航空器内部防火需求。
10.军用防护装备材料:测试耐冲击性和生物兼容性,确保战场环境下的防火耐用性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5660-1:2015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
- ISO5660-2:2016烟雾产生速率试验方法
- ISO5659-2:2017烟气毒性测定方法
国家标准:- GB/T16172-2007建筑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(基于ISO5660-1,差异包括样品尺寸调整为100mm×100mm)
- GB/T20284-2006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(差异在于热流量校准参数调整)
检测设备
1.锥形量热仪:FTT0007型(热流量范围0-100kW/m²,精度±2%)
2.烟雾密度测试箱:SBI-01型(符合ISO5660-2,分辨率0.01m²/s)
3.万能材料试验机:UTM-5000型(载荷范围0-500kN,精度±0.5%)
4.环境模拟箱:ES-200型(温度范围-70°C至300°C,湿度控制10-98%RH)
5.光谱分析仪:IR-8800型(波长范围400-4000cm⁻¹,检测限0.01%)
6.热导率测量仪:TC-3000型(测量范围0.001-5W/m·K,精度±1%)
7.电绝缘测试仪:DI-6000型(电压范围0-100kV,分辨率0.1kV)
8.老化试验箱:QUV-accelerator型(UV辐射强度50W/m²,循环周期可控)
9.冲击试验机:Charpy-Impact型(能量范围0-300J,精度±2J)
10.燃烧测试架:CFT-100型(样品尺寸100x100mm,热源校准标准)
11.气体分析仪:GA-2000型(测量CO、CO₂等气体,精度±0.1ppm)
12.温度记录仪:TR-500型(温度范围-50°C至500°C,分辨率0.1°C)
13.显微镜:Metallurgical型(放大倍数10-1000x,数字成像系统)
14.pH计:PH-7000型(分辨率0.01pH,自动校准功能)
15.湿度控制柜:HC-100型(湿度范围10-98%RH,稳定性±1%RH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