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学稳定性检测:化学稳定性检测:- 酸碱腐蚀测试:pH1-14溶液浸泡后无变化
- 溶剂抵抗性:乙醇浸泡24h无溶解
- 氧化老化:臭氧浓度50ppb,暴露时间≥200h
耐久性测试:- 疲劳循环:加载次数≥10^6次
- 蠕变性能:变形量≤0.1mm/h
- 使用寿命预估:模拟年限≥20年
安全性能检测:- 破碎模式分析:碎片尺寸≤10mm
- 边缘强度:负荷承受力≥50N
- 自爆率测试:发生率≤0.01%
表面质量检测:- 划痕检测:划痕深度≤10μm
- 气泡缺陷:直径≤0.5mm
- 平整度测试:偏差≤0.1mm/m
尺寸稳定性检测:- 热膨胀系数:α≤9×10^{-6}/K
- 尺寸变化率:温度循环后变化≤0.05%
- 厚度偏差:公差±0.2mm
综合性能检测:- 气候模拟综合评价:整体评分≥8级
- 失效模式分析:裂纹扩展速率≤1mm/h
- 环境适应性:多因子耦合测试通过率≥95%
检测范围
1.建筑用钢化玻璃:涵盖幕墙、门窗等应用,检测重点为温度循环下的抗裂性和光学衰减
2.汽车挡风玻璃:用于车辆前挡,侧重冲击强度测试和紫外线老化对视野影响
3.家电玻璃面板:如烤箱门板,检测重点为热冲击耐受性和表面划痕缺陷
4.家具用玻璃:包括桌面、橱柜,关注湿度循环下的尺寸稳定性和边缘强度
5.太阳能光伏玻璃:用于光伏组件,测试紫外线辐射对透光率和电性能的影响
6.防弹防护玻璃:安全防护领域,检测破碎模式和环境腐蚀下的结构完整性
7.装饰艺术玻璃:如彩绘玻璃,重点测试颜色稳定性和化学溶剂抵抗性
8.仪器仪表玻璃:用于显示面板,检测光学雾度和平整度变化
9.特殊工业玻璃:如高温环境用玻璃,测试热稳定性及蠕变性能
10.船舶用钢化玻璃:航海应用,侧重盐雾腐蚀测试和湿度循环耐受性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12543-4:2011建筑玻璃-钢化玻璃-气候循环测试方法
- ASTMC1048-18钢化平板玻璃气候耐久性试验规范
- ISO4892-3:2016塑料-实验室光源暴露方法-第3部分:荧光紫外灯
国家标准:- GB/T9963-2020钢化玻璃气候循环试验规程
- GB/T29551-2013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环境测试方法
- GB/T3810.12-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-耐化学腐蚀性
检测设备
1.温度湿度循环箱:ESPEC-PLT-3型(温度范围-70°C至180°C,湿度范围10%至98%RH)
2.紫外老化试验箱:Q-LAB-Q-SUN-XE-3型(辐射强度0.35W/m²至1.5W/m²,波长290-400nm)
3.冲击试验机:Zwick-Roell-HIT5.5P型(冲击能量范围0.5J至50J,精度±1%)
4.表面应力仪:Orihara-SSM-6000型(测量范围0-200MPa,分辨率0.1MPa)
5.光学透射率测试仪:PerkinElmer-Lambda-950型(波长范围190-3300nm,精度±0.1%)
6.盐雾腐蚀箱:Ascott-S450型(喷雾量1.0-2.0ml/h,温度范围室温至60°C)
7.显微镜:Olympus-BX53型(放大倍数50x-1000x,图像分辨率5μm)
8.万能材料试验机:Instron-5967型(载荷范围0.001kN至30kN,应变速率0.0001-500mm/min)
9.热膨胀仪:Netzsch-DIL402C型(温度范围-150°C至1600°C,膨胀精度±0.05μm)
10.雾度计:BYK-Gardner-haze-gard-plus型(测量范围0-100%,重复性±0.1%)
11.酸碱腐蚀测试槽:LabTech-CCT-100型(溶液容量10L,温度控制±0.5°C)
12.臭氧老化箱:ATLAS-UVOTEST型(臭氧浓度0-500ppb,温度范围20°C至80°C)
13.疲劳试验机:MTS-810型(频率范围0.01-100Hz,最大载荷100kN)
14.平整度测量仪:Keyence-LJ-V7000型(测量精度±0.001mm,扫描速度100mm/s)
15.综合环境模拟箱:Weiss-WK3-180型(多因子耦合控制,尺寸1000×1000×1000mm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