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挥发性检测:
- 高温挥发损失率:重量减少百分比(≤5%,参照ASTMD1120)
- 蒸发残留物:残留固体含量(≥95%)
- 沸点偏移:温度变化值(±2°C)
热稳定性检测:- 高温分解温度:临界分解点(≥180°C)
- 热老化后重量损失:老化后重量变化(≤3%)
成分分析:- 乙二醇含量:质量百分比(40-60%)
- 水含量:残留水分(≤5%)
- 添加剂浓度:缓蚀剂含量(0.5-2.0%)
物理性质检测:- 密度:g/cm³值(1.05-1.15)
- 粘度:高温粘度变化(cSt,参照ISO3104)
腐蚀性检测:- 金属腐蚀率:mg/cm²损失(≤0.2,参照ASTMD1384)
- 橡胶兼容性:体积膨胀率(≤10%)
pH值与导电率:- pH值:酸碱度范围(7.5-11.0)
- 导电率:μS/cm值(≤500)
泡沫特性:- 泡沫倾向:泡沫体积(mL,≤50)
- 泡沫稳定性:消散时间(秒,≤5)
冰点与沸点:- 冰点:摄氏度值(≤-35°C)
- 常规沸点:摄氏度值(≥106°C)
兼容性测试:- 材料兼容性:密封件变形率(≤1%)
- 混合兼容性:沉淀物生成量(mg/L,≤10)
储存稳定性:- 长期储存挥发损失:重量变化(≤2%)
- 沉淀物含量:固体残留(mg/kg,≤50)
检测范围
1.乙二醇基防冻液: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和水,检测重点为高温挥发损失率及乙二醇含量稳定性。
2.丙二醇基防冻液:环保替代品,侧重丙二醇挥发性能及低温稳定性检测。
3.有机酸技术防冻液:采用有机酸缓蚀剂,重点检测高温挥发性与添加剂兼容性。
4.混合有机酸技术防冻液:结合无机和有机成分,侧重热稳定性及挥发残留物分析。
5.无机酸盐防冻液:含硅酸盐或磷酸盐,检测重点为高温挥发损失及腐蚀防护效能。
6.长效防冻液:设计用于延长使用寿命,核心检测高温挥发控制及储存稳定性。
7.浓度可变防冻液:可调整稀释比例,重点检测不同浓度下的挥发性能变化。
8.环保型防冻液:生物降解材料制成,侧重挥发损失对环境影响的测试。
9.重负荷发动机防冻液:用于卡车或工程机械,检测高温挥发率及极端温度稳定性。
10.航空用防冻液:应用于飞机冷却系统,核心检测低挥发损失及高空环境兼容性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ASTMD1120-22发动机冷却液沸点测试方法
- ISO6251:2023冷却剂挥发损失测定
- ASTMD1384-21发动机冷却液腐蚀试验
- ISO3104:2022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
- ASTME203-24水含量卡尔费休法
国家标准:- GB/T534-2021发动机冷却液沸点测定法
- GB/T260-202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
- GB/T11133-2021石油产品密度测量
- GB/T5096-2022发动机冷却液腐蚀性试验
- GB/T3536-2023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
检测设备
1.恒温槽:HTC-2000型(温度范围-40°C至200°C,精度±0.1°C)
2.电子天平:FA-2004型(称量范围0-200g,精度0.0001g)
3.气相色谱仪:GC-7890型(检测限0.01%,分辨率0.001%)
4.沸点测定仪:BP-100型(温度控制精度±0.5°C)
5.粘度计:VSC-3000型(测量范围1-1000cSt,误差±1%)
6.腐蚀试验槽:CTC-500型(金属片兼容性测试,温度范围25-150°C)
7.pH计:PH-700型(测量范围0-14,精度±0.01)
8.导电率仪:CD-850型(量程0-2000μS/cm,精度±1%)
9.泡沫测试仪:FT-150型(泡沫体积测量范围0-100mL)
10.冰点测定器:FP-400型(温度范围-50°C至50°C,精度±0.2°C)
11.热老化箱:HA-600型(老化温度100-200°C,时间控制精度±1分钟)
12.重量损失分析仪:WL-350型(挥发损失测量精度±0.5%)
13.光谱分析仪:SA-880型(元素检测限0.001%)
14.兼容性测试仪:CT-250型(材料变形率测量误差±0.1%)
15.储存稳定性试验箱:SS-700型(温湿度控制范围20-80°C,30-95%RH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