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主体元素定量:
- 铜硫铁含量:Cu(范围20-75wt%)、S(18-25wt%)、Fe(0.5-45wt%)(GB/T3884.3-2021)
- 氧元素分析:O(≤1.5wt%,表征氧化程度)
贵金属赋存形态:- 金/银含量:Au(0.5-50g/t)、Ag(50-5000g/t)(火试金法)
- 铂族元素检测:Pt、Pd(ICP-MS,检测限0.01g/t)
造渣元素分析:- 二氧化硅/氧化钙:SiO2(0.1-8wt%)、CaO(0.05-3wt%)
- 氧化铝/氧化镁:Al2O3(≤1.5wt%)、MgO(≤0.8wt%)
有害元素控制:- 铅锌砷锑:Pb(≤0.3wt%)、Zn(≤0.15wt%)、As(≤0.1wt%)、Sb(≤0.08wt%)
- 铋硒碲:Bi(≤200ppm)、Se(≤150ppm)、Te(≤100ppm)
相组成鉴定:- 铜锍相(Cu2S)占比(≥85%)
- 冰铜相(Cu-Fe-S)晶粒度(20-150μm)
- 磁性氧化铁(Fe3O4)含量(≤5wt%)
显微结构检验:- 基体连续性(无裂纹孔隙缺陷)
- 夹杂物评级(ASTME45A法,B类≤1.5级)
物理性能测试:- 真密度(4.8-5.2g/cm³)
- 软化熔点(950-1050℃)
物相定量分析:- 磁黄铁矿(Fe7S8)相含量(≤3wt%)
- 黄铜矿(CuFeS2)溶解率(≥98%)
化学物相溶解:- 可溶铜(酸溶铜≥95%)
- 结合铜(硅酸铜≤0.5%)
同位素比值:- 铜同位素δ⁶⁵Cu(-0.5‰至+0.5‰)
- 硫同位素δ³⁴S(-5‰至+5‰)
检测范围
1.常规铜锍(白冰铜):Cu≥70wt%,重点检测铜锍相纯度及金银分散度
2.高品位冰铜:Cu40-65wt%,侧重Fe₃O₄生成控制与磁选分离效率验证
3.镍铜锍(低冰镍):Ni5-20wt%,核心监控镍钴赋存状态及铜镍分离系数
4.铅冰铜:Pb15-40wt%,需强化铅锌砷杂质相分布检测
5.闪速炉渣选铜锍:Fe≥30wt%,重点分析磁性氧化铁包裹铜损失率
6.转炉吹炼渣铜锍:含高钙硅渣相,检测硅酸铜结合态比例
7.阳极炉还原铜锍:硫含量≤0.1wt%,验证脱硫深度及氧控制水平
8.铜硫精矿熔炼锍:含砷锑复杂体系,检测毒砂(FeAsS)分解残留量
9.再生铜冶炼锍:含锡铋硒杂质,监控低熔点共晶相生成风险
10.铜钴合金锍:Co0.5-5wt%,需同步测定钴锰赋存价态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ASTME539-19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钛铜合金
- ISO13291:2022硫化锌精矿中锌的测定-滴定法
- ISOJianCe59:1997铜、铅、锌硫化精矿-取样精确度验证
国家标准:- GB/T3884.3-2021铜精矿化学分析法第3部分:铜量的测定
- GB/T8152.11-2023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1部分:汞量的测定
- GB/T6730.5-2022铁矿石全铁含量的测定-三氯化钛还原法
- GB/T223.89-2019钢铁及合金碲含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
方法差异说明:ASTME539采用熔融玻璃片制样,GB/T3884.3允许粉末压片法;ISO13291规定硫代硫酸钠滴定终点判定标准,GB方法使用电位滴定仪自动判定。
检测设备
1.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:ZSXPrimusIV(铑靶X光管,元素范围Be-U,检测限0.001%)
2.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:HCS-878A(测硫范围0.0001%-10%,精度±0.2ppm)
3.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:iCAPPROXP(轴向观测,Cu324.754nm谱线分辨率0.007nm)
4.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:NexION2000(检出限Au0.005ng/g,质量范围5-265amu)
5.自动电位滴定仪:Metrohm905Titrando(铜滴定精度±0.05mL,支持动态终点识别)
6.场发射电子探针:JXA-8530FPlus(空间分辨率6nm,元素面分布成像)
7.高温物性测试仪:LINSEISSTAPT1600(熔点测定偏差±3℃,气氛可控)
8.激光粒度分析仪:Mastersizer3000(粒度范围0.01-3500μm,湿法分散模块)
9.真密度分析仪:AccuPycII1340(氦气置换法,分辨率0.0001g/cm³)
10.金相显微镜:AxioImagerM2m(微分干涉对比DIC,500倍相组成分析)
11.全自动矿物解离分析仪:MLA650F(BSE图像识别,矿物解离度测定)
12.同步热分析仪:STA449F5Jupiter(DSC-TG同步,升温速率0.1-50K/min)
13.微波消解仪:UltraWAVE(单罐压力200bar,酸溶效率>99.8%)
14.惰气熔融氧氮分析仪:ONH836(氧检测下限0.05ppm,脉冲炉温≥3000℃)
15.同位素质谱仪:IsoPrime100(铜同位素δ⁶⁵Cu精度±0.05‰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