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吸附性能检测:
- 四氯化碳吸附值:吸附容量(mg/g)、吸附动力学常数(min⁻¹)(参照ASTMD4607)
- 穿透吸附量:穿透时间(min)、穿透吸附容量(mg/g)
- 动态吸附效率:吸附效率(%)、压力降(Pa)
孔隙结构检测:- 比表面积:BET比表面积(m²/g)、Langmuir比表面积(m²/g)(参照ISO9277)
- 孔体积:总孔体积(cm³/g)、微孔体积(cm³/g)
- 孔径分布:平均孔径(nm)、孔径分布曲线
物理特性检测:- 粒度分布:D50粒径(μm)、粒度分布宽度(%)
- 密度:堆积密度(g/cm³)、振实密度(g/cm³)
- 外观特性:颗粒完整性(%)、表面形态
化学组成检测:- 元素含量:碳含量(wt%)、灰分含量(wt%)
- 挥发分:挥发分含量(%)
- 水分:含水量(%)、干燥损失(%)
机械强度检测:- 硬度:耐磨强度(%)、抗压强度(MPa)
- 破碎率:破碎指数(%)、磨损指数(%)
热性能检测:- 热稳定性:热失重率(%)、热分解温度(℃)
- 再生性能:再生吸附容量保留率(%)
吸附动力学检测:- 吸附速率:速率常数(s⁻¹)、扩散系数(m²/s)
- 吸附等温线:Freundlich常数、Langmuir常数
酸碱特性检测:- pH值:表面pH值、水浸pH值
- 离子交换容量:阳离子交换量(meq/g)
表面化学检测:- 表面官能团:羧基含量(mmol/g)、酚羟基含量(mmol/g)
- 表面电荷:Zeta电位(mV)
环境适应性检测:- 湿度影响:相对湿度吸附容量变化(%)
- 温度影响:温度吸附效率变化(%)
检测范围
1.颗粒活性炭:适用于固定床吸附系统,检测重点为吸附容量、机械强度和再生性能。
2.粉末活性炭:用于液相吸附应用,侧重比表面积、吸附动力学和粒度分布。
3.蜂窝活性炭:针对废气处理,检测核心为动态吸附效率、压力降和热稳定性。
4.纤维活性炭:应用于空气过滤,重点检测吸附速率、表面形态和强度。
5.椰壳活性炭:高吸附性能材料,检测核心为四氯化碳吸附值和孔隙结构。
6.木质活性炭:侧重吸附等温线和化学组成,用于溶剂回收。
7.煤质活性炭:检测重点为灰分含量、热性能和环境适应性。
8.再生活性炭:测试再生后吸附容量保留率、破碎率和表面特性。
9.浸渍活性炭:针对特定污染物,检测吸附动力学和化学改性效果。
10.纳米活性炭:高比表面积材料,核心检测比表面积、孔径分布和吸附效率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ASTMD4607-20四氯化碳吸附测试方法
- ISO15901-1:2022孔隙结构分析标准方法
- ASTMD2866-22吸附剂测试标准
- ISO9277:2021比表面积测定方法
国家标准:- GB/T7702.7-2021活性炭四氯化碳吸附测定方法
- GB/T12496.8-2022活性炭吸附性能测试方法
- GB/T30201-2021活性炭孔隙结构分析方法
- GB/T30202-2021活性炭物理特性测试方法
国际标准如ASTMD4607采用动态吸附法,而国家标准GB/T7702.7主要以静态吸附法为主,测试条件差异体现在吸附温度和气流量控制参数上。
检测设备
1.四氯化碳吸附测试仪:ModelAT-5000(吸附容量范围0-1000mg/g,精度±0.5%)
2.BET比表面积分析仪:ModelBSA-200(测量范围0.01-2000m²/g,分辨率0.01m²/g)
3.热重分析仪:ModelTGA-100(温度范围室温-1000℃,精度±0.1℃)
4.扫描电子显微镜:ModelSEM-500(分辨率1nm,放大倍数100-100000x)
5.压汞仪:ModelPMI-300(孔径范围3nm-1000μm,压力范围0-60000psi)
6.粒度分析仪:ModelPSA-150(粒径范围0.01-3000μm,精度±0.1%)
7.硬度测试仪:ModelHT-80(载荷范围0-500N,精度±0.2N)
8.水分测定仪:ModelMC-50(测量范围0-100%,分辨率0.01%)
9.pH计:ModelPH-200(测量范围0-14pH,精度±0.01pH)
10.密度计:ModelDE-100(密度范围0.1-3.0g/cm³,精度±0.001g/cm³)
11.热稳定性测试仪:ModelTS-400(温度控制±1℃,失重测量精度0.1%)
12.吸附动力学分析仪:ModelKDA-300(时间分辨率0.1s,吸附速率范围0.001-100s⁻¹)
13.表面电荷分析仪:ModelSCA-250(Zeta电位范围-200至200mV,精度±1mV)
14.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:ModelFTIR-600(波数范围4000-400cm⁻¹,分辨率4cm⁻¹)
15.环境模拟测试箱:ModelES-100(温控范围-20℃至100℃,湿度范围10-95%RH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