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密封性能测试:
- 总向内泄漏率(TIL):泄漏率≤8%(参照GB 2626)
- 拟合系数(FF):系数≥100(依据NIOSH)
- 边缘泄漏检测:泄漏点≤5处(ISO 16900)
材料力学性能:- 拉伸强度:强度≥25MPa(GB 19083)
- 撕裂强度:力值≥15N(ASTM D5034)
- 弹性恢复率:恢复率≥90%(EN 14683)
透气性测试:- 呼吸阻力:吸气阻力≤350Pa(GB 2626)
- 呼气阻力:阻力≤250Pa(NIOSH)
- 压差测试:压差≤40Pa(ASTM F2100)
过滤效率测试:- 颗粒过滤效率(PFE):效率≥95%(GB 19083)
- 细菌过滤效率(BFE):效率≥98%(ASTM F2101)
- 病毒穿透率:穿透率≤0.1%(ISO 22609)
耐久性测试:- 折叠疲劳测试:循环次数≥1000次(GB/T 32610)
- 湿态强度保留率:保留率≥85%(EN 149)
- 老化后性能:FF变化≤10%(ASTM F1980)
舒适性测试:- 湿度积累量:积累量≤1mg/cm²(ISO 16900)
- 温度上升值:上升≤2℃(NIOSH)
- 皮肤刺激性:无刺激反应(GB/T 16886)
生物相容性测试:- 细胞毒性测试:细胞存活率≥80%(ISO 10993)
- 致敏性测试:无致敏反应(GB/T 16886)
- 皮肤兼容性:兼容指数≥0.9(ASTM F719)
环境适应性测试:- 低温脆性:无破裂(-30℃)(GB 2626)
- 高温稳定性:稳定性≥95%(60℃)(ISO 16900)
- 湿度影响:泄漏变化≤5%(85%RH)(NIOSH)
佩戴适配性测试:- 面部贴合度:贴合指数≥0.8(ISO 16900)
- 调整带强度:拉力≥50N(GB 19083)
- 佩戴舒适度:不适感评分≤2(ASTM F3407)
安全性能测试:- 阻燃性:续燃时间≤5s(GB 2626)
- 化学残留:残留量≤0.1μg/cm²(ISO 18562)
- 微生物负载:负载量≤20CFU/g(GB 15979)
检测范围
1. N95口罩:依据NIOSH标准,重点检测密封性能和过滤效率,确保呼吸防护性能达标。
2. KN95口罩:参照GB 2626规范,侧重呼吸阻力、泄漏率和材料耐久性测试。
3. 外科医用口罩:基于GB 19083要求,着重细菌过滤效率、液体阻隔性及佩戴舒适度测试。
4. FFP2口罩:遵循EN 149标准,核心检测项目为微粒过滤效率和低温环境密封稳定性。
5. 儿童防护口罩:适配小尺寸面部模型,重点测试贴合度、呼吸阻力及生物相容性。
6. 带呼气阀口罩:针对阀门密封性,侧重泄漏率、阀片耐久性及气流阻力测试。
7. 可重复使用口罩:依据耐久性标准,检测折叠疲劳、湿态强度及多次佩戴后泄漏变化。
8. 透明面罩口罩:结合视觉需求,重点测试材料透明度、边缘密封性及抗雾化性能。
9. 医用防护全脸罩:覆盖全脸密封,检测项目包括面部贴合度、透气阻力及化学残留。
10. 工业防尘口罩:针对粉尘环境,侧重颗粒穿透率、佩戴适配性及环境适应性测试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 16900-1:2020 呼吸防护装备测试方法 第1部分:面罩泄漏测试
- ASTM F2100-21 医用口罩材料性能标准规范
- EN 149:2001+A1:2009 呼吸防护装置微粒过滤半面罩要求
国家标准:- GB 19083-2010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
- GB/T 2626-2019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
- GB/T 32610-2016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
方法差异说明:国际标准如ISO 16900侧重定量泄漏测试,国家标准GB 2626结合定性适配测试;ASTM方法注重材料透气性,而GB标准强调环境模拟条件差异。
检测设备
1. 粒子计数器:TSI 8026型(检测范围0.3-10μm,精度±5%)
2. 呼吸模拟器:Hans Rudolph 3700型(流量范围5-100L/min,波形模拟精度±2%)
3. 面部模型系统:PortaCount Pro+ 8038型(适配尺寸S/M/L,泄漏分辨率0.1%)
4. 万能材料试验机:Instron 5969型(载荷范围0.01-50kN,精度±0.5%)
5. 透气性测试仪:Textest FX3300型(压差范围0-500Pa,精度±1Pa)
6. 环境模拟舱:Weiss WK11-180型(温控范围-40°C至150°C,湿度控制±1%)
7. 激光扫描泄漏仪:ATI Qfit System(扫描速度10ms/点,分辨率0.01mm)
8. 流量计:Sierra 620S型(流量范围0.1-100L/min,精度±0.2%)
9. 微生物过滤效率测试台:Palas MFP3000型(粒子生成范围0.1-10μm,效率测量误差±0.5%)
10. 湿度控制设备:Votsch VT4002型(RH范围10%-95%,控制稳定度±0.5%)
11. 温度循环试验箱:Espec LHU-113型(循环次数可设1000次,温变速率5°C/min)
12. 皮肤刺激性测试仪:EPI Skin Model(细胞培养精度±2%,刺激指数测量)
13. 化学残留分析仪:Agilent 8890型(检测限0.01μg/cm²,色谱分辨率0.1%)
14. 冲击试验机:Zwick HIT5.5P型(冲击能量范围0.5-50J,精度±1%)
15. 数据采集系统:National Instruments cDAQ-9178型(采样率100kHz,通道数32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