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气体组分分析:
- 氧浓度测定:测量范围0-25vol%,精度±0.5%(参照ISO 6974)
- 氮浓度测定:测量范围70-80vol%,偏差±0.3%(参照ISO 6974)
- 氩气杂质检测:含量≤0.1vol%(参照ISO 6974)
氮氧化物专项检测:- 一氧化氮(NO)浓度:检测限0.1ppm,范围0-100ppm(参照ISO 3929)
- 二氧化氮(NO2)浓度:检测限0.05ppm,耐受温度-10~50°C(参照ISO 3929)
- 总氮氧化物(NOx)计算:NO+NO2总和,误差±2%(参照ISO 3929)
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检测:- 一氧化碳(CO)浓度:测量精度±1ppm,范围0-500ppm(参照ISO 12039)
- 二氧化碳(CO2)浓度:标准值0-20vol%,响应时间≤30s(参照ISO 12039)
- 碳平衡分析:碳含量偏差±0.5%(参照ISO 12039)
挥发性有机物测定:- 总挥发性有机物(VOCs):检测限0.01mg/m³,范围0-100mg/m³(参照ISO 16000-6)
- 甲醛(HCHO)浓度:测量精度±0.01ppm,适用温度10~40°C(参照ISO 16000-3)
- 苯系物分析:苯浓度≤0.05ppm,甲苯≤0.1ppm(参照ISO 16000-6)
颗粒物浓度测试:- PM2.5浓度:采样流量1.0L/min,精度±5μg/m³(参照ISO 7708)
- PM10浓度:测量范围0-1000μg/m³,滤膜孔径0.3μm(参照ISO 7708)
- 油烟颗粒粒径分布:中值粒径0.1-10μm,分布偏差±2%(参照ISO 7708)
环境参数监测:- 温度检测:范围-20~60°C,分辨率0.1°C(参照ISO 7726)
- 相对湿度测定:范围0-100%,精度±2%(参照ISO 7726)
- 大气压力测量:标准范围800-1100hPa,误差±1hPa(参照ISO 7726)
气体流速与流量检测:- 流速测量:范围0.1-30m/s,精度±0.5m/s(参照ISO 10780)
- 流量计算:体积流量0-100m³/h,校准频率每日一次(参照ISO 10780)
- 采样流量稳定性:波动≤±2%,持续测试24h(参照ISO 10780)
采样效率验证:- 采样回收率:目标值≥95%,重复测试3次(参照ISO 16107)
- 吸附损失测试:损失率≤5%,使用标准气体校准(参照ISO 16107)
- 采样时间精度:定时误差±1s,最小采样周期10min(参照ISO 16107)
数据记录与处理:- 数据采集频率:1Hz至0.1Hz可选,存储容量≥1GB(参照ISO 17025)
- 实时监测偏差:系统误差±0.5%,校准周期每周(参照ISO 17025)
- 数据分析算法:线性回归R²≥0.99,输出报告格式CSV(参照ISO 17025)
安全指标测试:- 爆炸极限测试:可燃气体浓度≤10%LEL,甲烷参考值(参照ISO 10156)
- 氧气不足风险:氧浓度≥19.5vol%,报警阈值设置(参照ISO 10156)
- 毒性气体综合指数:计算模型输出单位风险值(参照ISO 10156)
检测范围
1.家用厨房油烟:涵盖燃气灶与电磁炉排放,侧重氧氮浓度变化与颗粒物分布。
2.商用餐厅油烟:包括中式炒锅与西式烤炉油烟,检测重点为氮氧化物峰值与流量波动。
3.油烟净化系统入口气体:处理前油烟样本,测试初始污染物水平与气体组分稳定性。
4.油烟净化系统出口气体:净化后排放物,侧重残余氮氧化物与氧饱和度验证。
5.室内厨房空气:烹饪区域环境空气,检测重点为VOCs累积量与温湿度影响。
6.室外排放点气体:通风口与烟囱末端,测试扩散效果与长期颗粒物沉降。
7.植物油烹饪油烟:如菜籽油与花生油烟气,分析特定碳链挥发性与氧消耗率。
8.动物油烹饪油烟:包括猪油与牛油排放,侧重脂肪氧化物生成与一氧化碳关联。
9.油烟过滤器效率测试:活性炭与静电净化器,验证氮氧化物去除率与压降变化。
10.长期监测固定点:连续运行厨房设备,监控氧氮参数趋势与季节波动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 6974:2021 天然气分析-气相色谱法测定组分
- ISO 3929:2020 道路车辆排气中氮氧化物测定-化学发光法
- ISO 12039:2019 固定源排放-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紫外分析
- ISO 16000-6:2021 室内空气-挥发性有机物热解析气相色谱法
- ISO 10780:2021 固定源排放-流速测量皮托管法
国家标准:- GB/T 16157-2021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
- GB/T 18883-202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-气体污染物检测
- GB/T 18204.2-2014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-物理因素测量
- GB/T 16171-2021 固定污染源排放-氮氧化物非分散红外法
- GB/T 17025-2017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-数据质量控制
方法差异说明:国际标准ISO 6974采用色谱分离技术,而国家标准GB/T 16157侧重采样管与过滤器组合;ISO 3929使用化学发光原理,GB/T 16171基于红外吸收,差异在检测器灵敏度(ISO精度±1ppm vs GB±2ppm);流速测量中ISO 10780要求皮托管校准,GB/T 16157增加多点平均算法。
检测设备
1.便携式气体分析仪:GasAnalyzer PX-200(氧浓度范围0-25vol%,精度±0.3%)
2.氮氧化物检测仪:NOxMaster 300(NO检测限0.05ppm,响应时间≤10s)
3.一氧化碳分析仪:COGuard 150(测量范围0-1000ppm,分辨率0.1ppm)
4.二氧化碳监测器:CO2Sensor Pro(标准值0-5000ppm,误差±1%)
5.挥发性有机物采样器:VOCSampler V2(采样流量0.5-2L/min,吸附管容量)
6.颗粒物浓度计:PMParticle 800(PM2.5范围0-1000μg/m³,激光散射技术)
7.温湿度记录仪:TempHumid T100(温度-30~70°C,湿度0-100%RH)
8.气体流速计:FlowMeter F50(流速0.1-50m/s,皮托管直径8mm)
9.数据采集系统:DataLogger DL400(存储1TB,采样频率1Hz)
10.校准气体发生器:CalGas G10(输出浓度精度±0.5%,流量0-10L/min)
11.采样泵:SamplePump SP5(真空度-80kPa,流量稳定性±1%)
12.气相色谱仪:GCanalyzer GCX(检测限0.001ppm,柱温-50~400°C)
13.化学发光分析仪:ChemiLum CL200(NOx范围0-500ppm,臭氧源纯度)
14.红外光谱仪:IRspec 250(波长2-15μm,分辨率4cm⁻¹)
15.安全报警器:GasAlarm SA100(氧浓度报警阈19.5vol%,声光报警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