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热稳定性检测:
- 分解温度:起始点≥300°C(参照ASTME1131)
- 氧化起始温度:范围250-400°C
- 热失重率:≤5%(100-200°C)
吸附性能检测:- 吸附热值:ΔH≥20kJ/mol(参照ISO15901)
- 脱附温度:峰值200-300°C
- 吸附容量:≥500mg/g(25°C)
化学成分分析:- 灰分含量:≤5wt%(参照GB/T12496)
- 表面改性元素:C/O比≥10
- 重金属残留:Pb≤0.01ppm
物理性质测试:- 比表面积:≥1000m²/g(参照ISO9277)
- 孔径分布:微孔占比≥70%
- 密度:0.3-0.6g/cm³
催化活性测试:- 活化能:Ea≥50kJ/mol
- 反应热:ΔHr±10%
- 转化效率:≥90%(特定温度)
孔结构测定:- 孔容:≥0.5cm³/g
- 孔径宽度:1-2nm(参照ASTMD4641)
- 孔隙率:≥80%
表面性质表征:- 表面官能团:COOH含量≥0.5mmol/g
- 亲水性指数:接触角≤30°
- 表面电荷:Zeta电位-20至-50mV
热动力学参数:- 热传导系数:k≥0.1W/mK
- 比热容:Cp≥1.0J/gK
- 活化熵:ΔS≥100J/molK
氧化稳定性:- 氧化诱导时间:≥10min(200°C)
- 抗氧化指数:≥8(参照ISO11357)
- 碳损失率:≤2%/cycle
水分及挥发分:- 水分含量:≤5wt%(参照GB/T7702)
- 挥发分释放:峰值100-150°C
- 干燥失重:≤8%(105°C)
检测范围
1.粉末活性炭:粒度为100-400目,重点检测微观孔径分布和吸附热变化
2.颗粒活性炭:粒径2-4mm,侧重抗压强度和热稳定性影响
3.纤维活性炭:直径10-50μm,聚焦表面官能团和热传导系数
4.椰壳活性炭:天然原料制备,检测孔容和氧化诱导时间
5.木质活性炭:来源于木材,重点测试灰分含量和挥发分释放
6.煤质活性炭:高碳含量,侧重重金属残留和分解温度
7.再生活性炭:回收再利用,检测吸附容量恢复率和热失重
8.医用活性炭:用于药物载体,关注生物相容性和脱附温度
9.吸附剂级活性炭:工业应用,重点检测比表面积和催化转化效率
10.催化剂载体活性炭:催化反应支持,侧重复活能和表面电荷稳定性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ASTME1131差示扫描量热法标准测试方法
- ISO11357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
- ISO15901孔隙结构和孔径分布测定
- ISO9277气体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
国家标准:- GB/T19466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
- GB/T12496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
- GB/T7702煤质活性炭试验方法
- GB/T12496.22活性炭灰分测定
方法差异:国际标准ASTME1131规定扫描速率上限为20°C/min,而GB/T19466允许最高30°C/min;ISO11357要求氮气纯度99.99%,GB标准调整为99.9%;孔径测定ISO15901使用BJH法,GB标准偏好DFT模型;吸附热测试ISO标准采用静态法,GB标准常用动态法。
检测设备
1.差示扫描量热仪:TA-Q2000型(温度范围-180至725°C,精度±0.1°C)
2.热重分析仪:PerkinElmer-TGA8000(载重范围0.1-1000mg,分辨率0.1μg)
3.气相色谱仪:Agilent-7890B(检测限0.1ppm,载气纯度99.999%)
4.表面分析仪:Micromeritics-ASAP2460(孔径分辨率0.35nm,真空度10-6torr)
5.红外光谱仪:Thermo-Nicolet6700(波长范围4000-400cm-1,分辨率0.09cm-1)
6.电子显微镜:JEOL-JSM7100F(放大倍数20-100万倍,EDS检测限0.1wt%)
7.比表面积分析仪:Quantachrome-AutosorbIQ(比表面积范围0.01-3000m²/g,精度±1%)
8.热传导仪:Netzsch-LFA467(热扩散系数范围0.1-1000mm²/s,激光功率100mW)
9.水分分析仪:Mettler-Toledo-HX204(称量范围0-100g,分辨率0.01mg)
10.催化反应器:Parr-4575(温度范围RT-600°C,压力0-100bar)
11.紫外光谱仪:Shimadzu-UV2600(波长范围185-900nm,带宽1nm)
12.热力学分析系统:Setaram-SensysEvo(DSC-TGA联用,冷却速率20°C/min)
13.Zeta电位仪:Malvern-ZetasizerNano(粒径范围0.3nm-10μm,电场频率1MHz)
14.孔隙度测定仪:Micromeritics-AutoPoreV(孔径范围0.003-360μm,压力0-60000psi)
15.热循环仪:Linseis-TMA1000(膨胀系数精度±0.01μm/mK,温度扫描-150-1000°C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