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pH值测定:
- pH范围测试:4.0-7.5(参照ISO 3071)
- 缓冲能力分析:酸碱滴定法(滴定精度≤0.1mL)
水分含量检测: - 含水率测定:≤8.0%(参照GB/T 9995)
- 平衡回潮率:±0.5%(环境湿度65±2%)
表面活性剂残留: - 阴离子残留检测:≤0.1%(参照AATCC 79)
- 非离子残留测试:浊度法(阈值≤5NTU)
染料pH稳定性: - 染料褪色测试:pH漂移≤0.5(参照ISO 105-E04)
- 色牢度测试:灰度等级≥4级
酸碱中和性: - 中和速率测定:时间≤30秒(滴定终点判定)
- 中和效率:≥95%(酸/碱消耗量)
pH漂移测试: - 稳定性测试:24小时漂移≤0.3pH
- 温度影响测试:10-40°C范围(漂移≤0.2pH)
残留氯检测: - 游离氯测试:≤0.5mg/kg(参照GB/T 17592)
- 总氯含量:碘量法(检测限0.1mg/kg)
氧化还原电位: - ORP测定:范围-200至+200mV(精度±5mV)
- 电位稳定性:波动≤10mV
总碱度测试: - 碱消耗量:≤50mg/kg(参照ASTM D1179)
- 碱性残留:滴定终点pH≥10.5
萃取液分析: - 萃取液pH测定:蒸馏水介质(范围4.0-9.0)
- 离子浓度检测:电导率≤100μS/cm
检测范围
1. 棉面料: 天然纤维素纤维面料,重点检测pH中性(6.5-7.5)以确保皮肤亲和性和婴幼儿安全性。
2. 涤纶面料: 聚酯合成纤维,侧重染料残留pH稳定性测试和抗酸碱性测试。
3. 混纺面料: 棉涤混纺材料,检测pH均匀性和不同纤维酸碱兼容性。
4. 毛料: 羊毛或羊绒面料,重点测试碱性残留物对纤维损伤的影响。
5. 丝绸面料: 天然蛋白质纤维,检测pH敏感性和缓冲能力以保持光泽度。
6. 尼龙面料: 聚酰胺合成纤维,侧重表面活性剂残留和pH漂移稳定性。
7. 亚麻面料: 植物纤维材料,检测pH范围(5.5-7.0)和总碱度以防止黄变。
8. 粘胶面料: 再生纤维素纤维,重点测试酸碱中和性和染料pH稳定性。
9. 腈纶面料: 合成丙烯酸纤维,检测残留氯含量和氧化还原电位波动。
10. 弹力面料: 含氨纶混纺材料,侧重水分含量对pH值的影响及弹性保持率测试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 3071:2020 纺织品水萃取pH值测定
- ISO 105-E04:2013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
- AATCC 79:2019 纺织品吸水性测试
国家标准: - GB/T 7573-2009 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测定
- GB/T 9995-2008 纺织品含水率测定
- GB/T 17592-2011 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测试
(方法差异说明:ISO标准使用蒸馏水萃取,GB标准指定三级水;ISO缓冲液校准范围更宽,GB要求更严格的环境控制;ISO色牢度测试包含多点取样,GB侧重单一温度点。)
检测设备
1. pH计: ABC-2000(精度±0.01pH,范围0-14pH)
2. 电子天平: XYZ-500(精度0.0001g,最大载荷200g)
3. 恒温水浴锅: HWS-28(温度范围5-100°C,精度±0.1°C)
4. 振荡萃取器: DE-30(频率200rpm,振幅50mm)
5. 电导率仪: CD-100(范围0-2000μS/cm,精度±1%)
6. 滴定仪: TA-40(滴定精度0.01mL,自动终点判定)
7. 分光光度计: SP-880(波长范围190-1100nm,分辨率0.1nm)
8. 恒温恒湿箱: THX-150(湿度控制30-90%RH,温度10-50°C)
9. 离心机: CF-6000(转速0-6000rpm,容量50mL×6)
10. 浊度计: TB-100(范围0-1000NTU,精度±2%)
11. ORP测定仪: ORP-50(范围-2000至+2000mV,精度±5mV)
12. 干燥箱: DX-100(温度范围50-200°C,均匀度±2°C)
13. 研磨机: GM-20(粒度≤0.5mm,转速3000rpm)
14. 过滤装置: FLT-10(滤膜孔径0.45μm,真空度-80kPa)
15. 温度记录仪: TR-25(采样间隔1s,精度±0.2°C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