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硝化过程监测:
- 氨氮去除率:进水氨氮浓度、出水氨氮浓度(参照HJ535-2009)
- 亚硝酸盐累积:NO2-N峰值浓度(≤0.5mg/L)
反硝化效率测试:- 硝酸盐去除率:NO3-N去除量、反硝化速率(≥0.5mgN/gVSS·h)
- 脱氮率计算:总氮去除百分比(>85%)
碳源利用分析:- 碳氮比控制:COD/TN比值(≥4.0)
- 外加碳源消耗:甲醇或乙酸钠投加量偏差(±5%)
微生物活性检测:- 反硝化菌丰度:荧光原位杂交计数(FISH)
- 脱氢酶活性:还原能力指数(DHA≥0.5mgTF/gVSS·h)
水质参数监测:- 溶解氧控制:DO浓度(≤0.5mg/L)
- pH稳定性:波动范围(6.5-8.0)
氧化还原电位控制:- ORP调控:电位值(-50mV至-200mV)
- 缺氧区效率:氧化还原梯度分析
温度影响分析:- 反应速率温度系数:Q10值(1.5-2.0)
- 低温适应性:15°C下反硝化效率(≥70%)
污泥沉降特性:- 污泥体积指数:SVI值(≤150mL/g)
- 混合液悬浮固体:MLSS浓度(2000-4000mg/L)
气体排放监控:- N2O生成量:气相色谱检测(限值≤0.1mgN/L)
- 氧气渗透风险:气密性测试
系统完整性检测:- 回流比优化:污泥回流率(50%-100%)
- 水力停留时间:HRT控制(≥2h)
检测范围
1.活性污泥系统:涵盖市政及工业废水处理厂,重点检测反硝化速率及污泥沉降性能
2.生物滤池系统:用于高负荷废水,侧重填料生物膜厚度及碳源分布均匀性
3.膜生物反应器:涉及MBR工艺,检测膜污染对反硝化抑制及出水总氮稳定性
4.厌氧-好氧工艺:如A2O系统,核心检测硝化区与反硝化区溶氧梯度控制
5.工业废水处理设施:针对化工、制药废水,重点分析高盐度或毒性物质对反硝化抑制
6.城市污水处理厂:大型设施,检测季节性温度变化下脱氮效率波动
7.回流污泥样本:污泥回流管线,侧重微生物活性及反硝化潜力测试
8.外加碳源材料:如甲醇或乙酸钠,检测纯度(≥99%)及生物可利用性
9.生物填料介质:塑料或陶瓷填料,检测比表面积(≥500m²/m³)及生物膜附着率
10.出水水质样品:最终排放水,重点监控总氮(≤15mg/L)及亚硝酸盐残留风险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5667-3:2018水质采样方法
- ISO11732:2005水中铵态氮测定
- ISO13395:1996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光谱检测
国家标准:- HJ636-2012水质总氮测定
- HJ535-2009水质氨氮测定
- GB/T11901-1989水质悬浮物测定
国际标准强调采样代表性,而国家标准侧重快速现场适用性,如HJ636采用紫外分光法替代ISO13395的离子色谱法,检测限差异为0.05mg/Lvs0.01mg/L
检测设备
1.分光光度计:UV-2600型(波长范围190-1100nm,精度±0.5nm)
2.溶解氧测定仪:DO-550型(量程0-20mg/L,分辨率0.01mg/L)
3.pH计:PH-8800型(精度±0.01,温度补偿-5°C至80°C)
4.离子色谱仪:IC-2000型(检测限0.001mg/L,流速1mL/min)
5.气相色谱仪:GC-3000型(N2O检测限0.01ppm,柱温40°C-300°C)
6.生物显微镜:BM-500型(放大倍数400×,带荧光模块)
7.COD快速测定仪:COD-100型(量程0-1000mg/L,反应时间15min)
8.BOD培养箱:BOD-600型(温度控制20°C±1°C,容量100瓶)
9.离心机:CF-2000型(转速0-10000rpm,容量50mL×6)
10.恒温振荡器:TS-180型(温度范围5°C-60°C,振幅200rpm)
11.在线ORP传感器:ORP-500型(量程-2000mV至2000mV,IP68防护)
12.浊度计:TB-300型(量程0-1000NTU,精度±2%)
13.电导率仪:EC-150型(量程0-200mS/cm,自动温度补偿)
14.污泥沉降比测定仪:SV-100型(量筒刻度0-100%,分辨率1mL)
15.微生物活性分析仪:MA-400型(DHA检测范围0-5mgTF/gVSS·h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创办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