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光泽度特性:
- 60°角光泽度:70-100GU(参照ASTMD523)
- 20°角光泽度:40-80GU(参照ISO2813)
- 表面反射均匀性:标准差≤5%
机械性能:- 拉伸强度:屈服强度≥20MPa
- 冲击强度:缺口冲击≥10kJ/m²
- 硬度检测:洛氏硬度≥70R
化学性能:- 耐溶剂性:浸泡24h无溶解(参照GB/T11547)
- pH耐受:酸碱浸渍后光泽变化≤5%
热性能:- 热变形温度:≥80℃(参照ASTMD648)
- 冷热循环稳定性:光泽保留率≥95%
环境耐候性:- 紫外线老化:QUV加速老化500h,光泽损失≤10%
- 湿度影响:85%RH下光泽波动≤3%
表面处理:- 涂层附着力:划格法评级≥4B
- 表面粗糙度:Ra值≤0.5μm
尺寸稳定性:- 线性膨胀系数:≤70×10⁻⁶/K
- 翘曲变形:最大偏差≤2mm
电气性能:- 表面电阻:≥10¹²Ω
- 抗静电性:静电压衰减≤0.5s
卫生性能:耐磨性:- Taber磨耗:损失重量≤0.1g/1000转
- 刮擦硬度:铅笔硬度≥2H
检测范围
1.高密度聚乙烯:重点检测光泽均匀性和户外耐候性,确保表面无老化裂纹。
2.聚丙烯:侧重热变形下的光泽稳定性及抗化学腐蚀测试。
3.聚氯乙烯:突出柔韧性对表面光泽的影响及增塑剂迁移测试。
4.聚苯乙烯:聚焦脆性材料的光泽衰减和冲击后表面完整性。
5.ABS塑料:检测共混物的光泽一致性及高温环境性能。
6.回收塑料复合材料:重点测试杂质对反射率和均匀性的干扰。
7.生物降解塑料:考察降解过程中光泽变化及环保标准符合性。
8.增强塑料:强化纤维对表面平滑度和光泽测量的影响分析。
9.共混聚合物:多相材料的光泽差异及界面结合强度检测。
10.特殊涂层塑料:涂层厚度与光泽度关联性及耐磨耐久测试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ASTMD523-14标准光泽度试验方法
- ISO2813:2014油漆和清漆光泽度测量
- ASTMG154-16非金属材料紫外线老化试验
国家标准:- GB/T8807-2008塑料制品光泽度测定方法
- GB/T16422.2-2022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
- GB/T2918-20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标准环境
(方法差异说明:ASTMD523使用60°角标准测量,GB/T8807可选多角度;ISO2813要求严格校准周期,GB标准更注重环境条件控制。)
检测设备
1.光泽度计:GlossPro600型(测量角度20°/60°/85°,范围0-200GU,精度±0.5GU)
2.分光光度计:ColorScanHD(波长400-700nm,分辨率0.1nm,积分球直径150mm)
3.万能材料试验机:TestMaster100kN(载荷范围0.1-100kN,位移精度±0.01mm)
4.冲击试验机:ImpactPlus50J(能量范围1-50J,摆锤速度3.5m/s)
5.紫外老化试验箱:QUV-Spray(UVA-340灯管,辐照度0.89W/m²,温度范围40-70℃)
6.恒温恒湿箱:ClimateControlPro(温度范围-40~150℃,湿度10-98%RH,稳定性±0.5℃)
7.表面粗糙度仪:SurfTestTR200(测量范围Ra0.05-10μm,精度±0.01μm)
8.热变形测试仪:HDT-VicatTester(载荷1.8MPa/0.45MPa,升温速率120℃/h)
9.摩擦磨损试验机:Taber5135(磨轮CS-10,负载500g,转数0-10000rpm)
10.静电测试仪:StatCheckPro(电阻测量范围10³-10¹⁶Ω,衰减时间分辨率0.01s)
11.显微镜系统:MicroView3D(放大倍率50-1000×,三维表面重建精度1μm)
12.涂层测厚仪:CoatGaugeX3(测量范围0-2000μm,误差±1%)
13.环境试验箱:CycleTest500(温控范围-70~180℃,湿度循环精度±2%)
14.色差仪:ChromaSenseII(色差ΔE测量范围0-100,重复性±0.08)
15.抗菌测试仪:BioAssaySystem(培养温度37℃,检测限0.1CFU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创办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