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基本元素分析:
- 碳含量:测定范围0.1%-60%(GB/T17664)
- 氧含量:误差≤±0.5%
- 氢含量:参照ISO17247
重金属残留检测:- 铅含量:限值≤90mg/kg(依据RoHS)
- 汞含量:检测下限0.01ppm
- 镉含量:标准EN71-3
有机挥发物分析:- 甲醛释放量:≤0.1mg/m³(GB/T17657)
- 苯系物总量:浓度范围1-100ppm
- TVOC含量:参照ISO16000
纤维素含量测定:- α-纤维素比例:目标值≥65%
- 半纤维素残留:误差±2%
木质素含量测定:- Klason木质素:标准ISO3133
- 酸溶木质素:检测限0.01%
pH值检测:- 表面pH:范围3.0-10.0(GB/T6044)
- 内部pH:精度±0.1单位
含水率测定:- 平衡含水率:≤12%(ISO3130)
- 游离水含量:标准GB/T1931
防腐剂浓度分析:- 铜基防腐剂:残留量0.1-5.0%
- 硼酸含量:限值≤1000mg/kg
腐蚀抑制剂检测:- 铬酸盐残留:参照ASTMD1685
- 锌浓度:目标值≥50ppm
老化产物鉴定:- 氧化降解物:检测范围0.01-10%
- 微生物代谢物:限值≤0.5mg/g
检测范围
1.松木腐蚀装饰板:重点检测防腐剂渗透深度和重金属残留量。
2.橡木老化模拟制品:分析木质素降解产物和pH变化。
3.桦木复合腐蚀材料:侧重纤维素含量和甲醛释放量。
4.榆木强化处理产品:监控铜基防腐剂浓度和含水率。
5.杉木表面腐蚀层:检测有机挥发物和老化氧化产物。
6.柚木深腐蚀制品:重点测定汞残留和腐蚀抑制剂有效性。
7.枫木染色腐蚀板:分析苯系物含量和木质素稳定性。
8.胡桃木仿古处理材:检测铬酸盐残留和含水率平衡。
9.樱桃木复合腐蚀件:侧重硼酸浓度和TVOC释放。
10.杨木快速老化材料:监控微生物代谢物和元素比例变化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17247:2020煤炭和焦炭元素分析
- ISO16000-3:2011室内空气甲醛测定
- ISO3130:1975木材含水率测定
- ISO3133:1975木材Klason木质素测定
国家标准:- GB/T17664-1999木材灰分测定方法
- GB/T17657-2013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测定
- GB/T1931-2009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
- GB/T6044-2007木材pH值测定方法
差异说明:ISO标准使用进口试剂和更高精度仪器,检测限更低(如甲醛检测限ISO为0.01mg/m³,GB为0.05mg/m³);GB标准采用简化程序,缩短测试时间但牺牲部分分辨率。
检测设备
1.原子吸收光谱仪:标准型AAS-300(检测限0.01ppm,波长范围190-900nm)
2.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:通用型GC-MS2000(分辨率0.1amu,温度范围40-400°C)
3.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计:紫外型UV-Vis500(波长范围190-1100nm,精度±0.5nm)
4.pH计:数字式pH-800(测量范围0-14,精度±0.01)
5.水分分析仪:快速型MA-100(称量精度0.0001g,温度范围105-150°C)
6.红外光谱仪:FTIR-4000(波数范围400-4000cm⁻¹,分辨率4cm⁻¹)
7.X射线荧光光谱仪:XRF-350(元素范围Na-U,检测限1ppm)
8.元素分析仪:EA-240(碳氢氮氧测定,误差≤0.3%)
9.离子色谱仪:IC-600(淋洗液流速0.5-2.0mL/min,检测限0.1ppb)
10.热重分析仪:TGA-150(温度范围室温-1000°C,精度±0.1°C)
11.扫描电子显微镜:SEM-5000(放大倍数10-300,000x,分辨率1nm)
12.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:ICP-MS-800(检测限0.001ppb,质量范围3-270amu)
13.纤维分析仪:FiberTech-200(纤维素测定误差±0.5%)
14.老化试验箱:AgingBox-100(温度范围-40-150°C,湿度控制30-95%)
15.微波消解仪:Microwave-50(功率范围100-1000W,压力控制0-100bar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创办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