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摩擦模式测试:
- 干摩擦测试:摩擦次数10次、压力9N(参照ISO 105-X12)
- 湿摩擦测试:摩擦次数10次、压力9N、湿度控制65%RH(参照AATCC 8)
- 多向摩擦测试:摩擦角度0°-90°、行程104mm(参照JIS L0849)
样品制备: - 样品尺寸:长度140mm、宽度50mm(参照GB/T 3920)
- 样品预处理:温度20±2℃、湿度65±4%RH(参照ISO 139)
- 摩擦布固定:张力≥1.0N(参照ASTM F1319)
摩擦参数控制: - 摩擦头直径:16mm±0.1mm(参照ISO 105-X12)
- 摩擦速度:1次/秒、加速度≤0.5m/s²(参照AATCC 8)
- 压力校准:范围5-20N、精度±0.1N(参照GB/T 3920)
颜色测试: - 灰度卡评级:等级1-5级(参照ISO 105-A03)
- 色差测量:ΔE≤1.0、使用CIELAB色空间(参照ISO 105-J03)
- 转移量计算:残留染料百分比≤5%(参照AATCC 8)
环境条件: - 温度控制:20±2℃(参照ISO 139)
- 湿度控制:65±4%RH(参照AATCC 8)
- 光照条件:标准光源D65(参照ISO 105-B02)
耐久性测试: - 多次摩擦循环:次数≥50次(参照JIS L0849)
- 样品老化测试:时间24h、温度40℃(参照ISO 105-X16)
- 磨损模拟:摩擦头材质不锈钢(参照GB/T 3920)
摩擦介质: - 干摩擦布:棉质标准布(参照ISO 105-F10)
- 湿摩擦布:蒸馏水浸湿、吸液率≥65%(参照AATCC 8)
- 特殊介质:油性或酸性溶液(参照ISO 105-X12)
结果量化: - 色牢度等级:≥4级合格(参照GB/T 3920)
- 颜色变化率:ΔL≤1.5、Δa≤0.5(参照ISO 105-J03)
- 残留检测:UV-Vis光谱分析(参照AATCC 8)
仪器校准: - 压力传感器校准:精度±0.5%(参照ISO 105-X12)
- 摩擦行程校准:误差≤0.1mm(参照GB/T 3920)
- 速度控制校准:稳定性±1%(参照JIS L0849)
安全标准: - 机械安全:噪音≤65dB(参照ISO 105-X12)
- 电气安全:绝缘电阻≥100MΩ(参照GB 4706.1)
- 化学安全:无有害物质释放(参照ISO 105-X16)
检测范围
1. 棉织物: 重点检测干摩擦色牢度,由于天然纤维易褪色,关注颜色转移控制
2. 涤纶织物: 侧重湿摩擦测试,因合成纤维在潮湿环境易染色转移,测试ΔE变化
3. 丝绸织物: 检测多向摩擦性能,针对精细纤维的磨损敏感性,强调灰度卡评级
4. 羊毛织物: 重点环境条件控制,因蛋白质纤维受湿度影响大,测试65%RH下的色牢度
5. 混纺织物: 涵盖涤棉或棉涤混纺,检测摩擦参数兼容性,关注残留染料计算
6. 针织品: 针对弹性结构,测试摩擦次数≥50次,测试耐久性和颜色稳定性
7. 非织造布: 侧重样品制备,因松散结构易变形,检测摩擦布固定张力
8. 涂层织物: 重点油性介质摩擦,测试涂层脱落对色牢度的影响,使用特殊溶液测试
9. 牛仔布: 检测多次摩擦循环,针对靛蓝染料转移,量化ΔL和Δa变化
10. 合成纤维: 如尼龙或腈纶,测试老化后的摩擦色牢度,关注温度40℃下的性能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 105-X12:2016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X12部分:摩擦色牢度
- AATCC 8-2021 纺织品颜色转移测试:摩擦法
- JIS L0849:2020 纺织品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
- ISO 105-A03:202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A03部分:灰度卡评级
- ISO 105-J03:202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J03部分:仪器法色差测量
国家标准: - GB/T 3920-202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
- GB/T 3921-202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
- GB/T 6151-2022 纺织品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
- GB/T 8427-202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
- GB/T 5713-202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
方法差异说明:国际标准ISO 105-X12强调摩擦头直径16mm和压力9N,而AATCC 8允许压力范围5-20N并增加湿度控制;国家标准GB/T 3920与ISO 105-X12基本一致,但在样品尺寸要求(140mm×50mm)和灰度卡评级上更严格,GB标准还包含针对混纺织物的特殊摩擦介质测试,不同于国际标准的通用方法。
检测设备
1. 摩擦色牢度测试仪: SDL Atlas Crockmeter(摩擦头直径16mm,压力9N±0.1N)
2. 颜色测量仪: Datacolor 600(色差精度ΔE≤0.1,光源D65)
3. 环境控制箱: Binder KBF115(温度范围-10°C至100°C,湿度控制±1%RH)
4. 标准摩擦布: SDL Atlas Crock Cloth(棉质,吸液率≥65%)
5. 灰度卡测试系统: SDL Atlas Gray Scale(等级1-5级,符合ISO 105-A03)
6. 样品切割器: James Heal Cutter(切割精度±0.5mm,尺寸50mm×140mm)
7. 湿度控制设备: Memmert HCP108(湿度范围10-90%RH,精度±0.5%)
8. 压力校准仪: Mecmesin AFG500(压力范围0-100N,精度±0.05N)
9. UV-Vis分光光度计: Shimadzu UV-2600(波长范围190-900nm,检测限0.001%)
10. 摩擦行程测量仪: Mitutoyo Digital Caliper(测量范围0-150mm,分辨率0.01mm)
11. 速度控制器: Omega CN7800(速度调节0.1-10Hz,稳定性±0.5%)
12. 老化试验箱: Weiss Technik WK3-180(温度范围-40°C至180°C,时间控制±1s)
13. 安全监测仪: Fluke 87V(电气安全测试,绝缘电阻≥100MΩ)
14. 噪音测量仪: Bruel & Kjaer 2250(噪音范围30-130dB,精度±0.5dB)
15. 溶液浸渍设备: Labconco RapidVap(溶液吸液率控制,精度±1%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创办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