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燃烧特性检测:
- 最大烟密度:Ds,max值(参照GB/T8627)
- 烟密度等级:等级分类(Ds≤75为A级)
- 燃烧速率:质量损失率(≤0.5g/s)
烟气光学性能检测:- 烟气光学密度:光衰减率(≥90%)
- 透光率变化:时间-透光率曲线(参照ISO5659-2)
热释放检测:- 热释放率峰值:HRRmax值(≤200kW/m²)
- 总热释放量:THR值(≤15MJ/m²)
烟气毒性检测:- 一氧化碳生成量:CO浓度(≤100ppm)
- 二氧化碳生成量:CO2浓度(≤5%)
火焰传播检测:- 火焰蔓延指数:FSI值(≤25)
- 燃烧滴落物:滴落质量(≤10g)
烟灰沉积检测:- 烟灰沉积量:沉积质量(≤0.1g/m²)
- 沉积分布:均匀性测试
环境适应性检测:- 湿度影响:相对湿度控制(30-70%)
- 温度影响:燃烧温度范围(20-800°C)
试样完整性检测:- 试样尺寸偏差:长度±1mm(参照ASTME662)
- 表面平整度:粗糙度Ra≤0.5μm
数据采集检测:安全性能检测:- 阻燃性能:自熄时间(≤10s)
- 烟气抑制:添加剂含量检测
检测范围
1.膨胀聚苯乙烯板(EPS):检测重点为烟密度Ds,max值和燃烧滴落物,测试低温燃烧特性。
2.挤塑聚苯乙烯板(XPS):检测重点为热释放率HRRmax和烟密度等级,侧重高温稳定性。
3.聚氨酯保温板(PU):检测重点为烟气毒性CO浓度和光学密度,测试添加剂影响。
4.酚醛泡沫板:检测重点为火焰蔓延指数FSI值和烟灰沉积,确保低烟特性。
5.岩棉板:检测重点为烟密度等级和热释放量THR,侧重无机材料燃烧性能。
6.玻璃棉板:检测重点为透光率变化和沉积分布,测试纤维材料烟气行为。
7.泡沫玻璃板:检测重点为最大烟密度Ds,max和燃烧速率,关注脆性材料燃烧。
8.复合保温板:检测重点为烟气光学密度和阻燃性能,分析多层结构影响。
9.石墨聚苯乙烯板:检测重点为烟密度等级和CO2生成量,测试改性材料性能。
10.聚异氰脲酸酯板:检测重点为热释放率峰值HRRmax和烟气毒性,确保高温防火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ASTME662-21固体材料烟密度标准测试方法
- ISO5659-2:2017烟密度和烟气毒性测试方法
- EN13823:2020建筑产品燃烧性能单燃烧项目测试
国家标准:- GB/T8627-2007建筑材料烟密度测试方法
- GB8624-2012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
- GB/T20284-2006建筑材料燃烧热释放速率测试方法
(方法差异说明:ASTME662采用垂直试样和25kW/m²热辐射,GB/T8627采用水平试样和50kW/m²热辐射,导致烟密度测量值差异;ISO5659-2包括毒性气体检测,GB标准侧重光学密度。)
检测设备
1.烟密度测试仪:NBS烟箱(热辐射范围0-100kW/m²,精度±1%)
2.锥形量热仪:FTT锥形量热仪(热释放测量范围0-1000kW/m²,误差±2%)
3.燃烧炉:SBI燃烧炉(温度控制范围20-1000°C,升温速率10°C/min)
4.烟气分析仪:红外烟气分析仪(检测限0.1ppm,响应时间<5s)
5.光学密度计:激光透射仪(波长632nm,精度±0.5%)
6.热释放率测试仪:氧消耗量热仪(量程0-500kW/m²,采样频率20Hz)
7.气体检测仪:多气体检测器(范围CO0-1000ppm,CO20-20%)
8.称重设备:电子天平(量程0-500g,精度0.001g)
9.数据采集系统:高速数据记录仪(通道数16,采样率100Hz)
10.环境控制箱:恒温恒湿箱(温度范围-40-150°C,湿度范围10-90%)
11.火焰传播测试仪:辐射板装置(热通量25-75kW/m²,尺寸300x300mm)
12.烟灰收集器:沉积称重系统(收集面积0.1m²,精度±0.01g)
13.试样制备设备:切割机(切割精度±0.1mm,速度可调)
14.燃烧滴落物收集器:滴落盘(容量100g,材料耐高温)
15.安全监控系统:火焰探测器(响应时间<1s,报警阈值可设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创办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