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化学成分分析:
- 纯度测定:总钆含量≥99.99%(参照ISO14703)
- 杂质元素检测:铁含量≤5ppm、钙含量≤10ppm、硅含量≤8ppm
- 氧化物形态分析:Gd2O3相纯度≥98.5%
物理性能测试:
- 密度测试:实测值偏差±0.5%
- 粒度分布:D50值范围1-10μm、Span值≤1.5
- 比表面积:BET法1-50m²/g
热性能测试:
- 熔点测定:≥2420°C
- 热膨胀系数:α=6.5×10^{-6}/K(20-1000°C)
- 热稳定性:失重≤0.1%at1000°C
电性能检测:
- 电阻率:≥10^{10}Ω·cm
- 介电常数:εr=12-15at1MHz
光学特性测试:
- 透光率:可见光区≥90%
- 发光效率:量子产率≥80%
结晶结构分析:
- 晶相鉴定:立方相纯度≥95%
- 晶格常数:a=10.812Å偏差±0.001Å
机械性能检测:
- 硬度测试:维氏硬度≥800HV
- 抗压强度:≥200MPa
表面特性测试:
- 表面粗糙度:Ra≤0.1μm
- 粘附力:≥5N/mm²
放射性检测:
- 放射性活度:≤1Bq/g
- 衰变产物分析:铀含量≤0.1ppm
稳定性验证:
- 化学稳定性:pH耐受范围3-11
- 环境老化:质量损失≤0.5%after1000h
检测范围
1.粉末氧化钆:检测重点在粒度分布均匀性和杂质元素含量控制
2.陶瓷氧化钆:侧重密度一致性、硬度和热膨胀系数测试
3.掺杂氧化钆:钇或铕掺杂材料,检测掺杂均匀性和发光性能
4.薄膜氧化钆:覆盖厚度精度、粘附力和透光率测试
5.核工业用氧化钆:强调放射性活度限值和热稳定性验证
6.荧光材料氧化钆:聚焦发光效率和量子产率测试
7.催化剂载体氧化钆:检测比表面积和化学稳定性
8.电子陶瓷氧化钆:侧重介电常数和电阻率性能
9.磁性材料氧化钆:磁化率测定和晶相纯度分析
10.纳米氧化钆:粒径分布窄化和分散性控制检测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14703:2020稀土氧化物杂质测定方法
- ASTME1479-16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标准
- ISO13320:202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
- ISO11357-3:2018热重分析法
- ISO18515:2017碳和硫含量测定
国家标准:
- GB/T12690-2020稀土金属化学分析方法
- GB/T3884.1-2012氧化稀土成分检测
- GB/T19077-2016粒度分布激光衍射法
- GB/T4334-2020腐蚀试验方法
- GB/T4340.1-2009维氏硬度测试
国际标准如ISO14703与国家标准GB/T12690在杂质检测限上存在差异,ASTME1479与GB/T3884.1在XRF校准方法上不同,ISO13320与GB/T19077在粒度分析精度要求有偏差,ISO11357-3与GB方法在热稳定性测试温度范围不一致
检测设备
1.X射线荧光光谱仪:PANalyticalAxios(检测限0.01%)
2.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:ThermoiCAP7400(精度±0.001%)
3.激光粒度分析仪:MalvernMastersizer3000(范围0.01-3500μm)
4.扫描电子显微镜:FEIQuanta250(分辨率1nm)
5.热分析仪:NETZSCHSTA449F3(温度范围-150-1650°C)
6.密度计:MicromeriticsAccuPycII1340(精度±0.03%)
7.硬度计:MitutoyoHM-200(载荷0.01-10kg)
8.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计:ShimadzuUV-2600(波长190-900nm)
9.X射线衍射仪:BrukerD8Advance(角度范围5-80°)
10.电阻率测试仪:Keithley6517B(范围10^{-6}-10^{16}Ω)
11.放射性检测仪:BertholdLB124(灵敏度0.1Bq)
12.表面分析仪:MicromeriticsASAP2020(BET法)
13.磁强计:LakeShore8600(场强0-3T)
14.热膨胀仪:LinseisL75(膨胀系数测量)
15.透射电子显微镜:JEOLJEM-2100(分辨率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