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经绞罗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核心项目:
织物密度检测:测定经线、纬线每厘米排列数量
纱线捻度分析:量化Z捻/S捻的捻回角及捻系数
显微结构观测: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纱线表面形态
色牢度测试:包括耐光、耐摩擦、耐汗渍等6项指标
纤维成分鉴定:采用FTIR红外光谱法鉴别丝蛋白特征峰
检测对象涵盖:
新织造三经绞罗面料(幅宽50-140cm)
古代纺织品文物(需配合无损检测技术)
工业用特种绞罗材料(如过滤织物)
绞罗混纺制品(丝棉/丝麻交织物)
特别包含接结点位移率、绞组配合度等特有参数的检测。
使用YGB741E织物密度镜进行五点法测量,依据GB/T4668-2023标准:
检测点间距≥150mm 照度控制在(600±100)lx 记录10个组织循环取均值
采用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S20红外光谱仪:
扫描范围4000-400cm⁻¹
分辨率4cm⁻¹
ATR附件直接检测
运用Keyence VHX-7000数码显微镜进行三维重构:
500×显微观测绞经/地经交织角度
自动计算绞组位移偏差值
生成三维组织结构模型
检测过程中需注意:
预处理阶段需在温度(20±2)℃、RH(65±5)%环境下平衡24h
采用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处理脆弱文物样本
对绞罗组织的三维投影进行傅里叶变换分析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其他证书详情(可咨询在线工程师):
荣誉资质 国防经济发展促进会 AAA级信用证书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