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温度范围测试:-70℃至+300℃区间梯度验证,单次循环温差≥150℃
转换时间控制:高温←→低温环境切换时间≤10秒(气态介质)或≤15秒(液态介质)
循环次数验证:500~5000次循环耐久性测试,按MIL-STD-883J标准分级测试
失效临界点测定:记录材料开裂/变形温度阈值,精度±1.5℃
微观结构分析:搭配SEM扫描电镜观察晶格变化(分辨率3nm)
检测范围
金属材料:钛合金焊接件、铝合金压铸件、高温合金涡轮叶片
电子元件:PCB电路板、BGA封装芯片、功率半导体模块
高分子材料:PTFE密封件、PEEK轴承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
陶瓷材料:氧化铝基板、氮化硅轴承球、压电陶瓷传感器
涂层/镀层:DLC类金刚石涂层、热障涂层(TBC)、化学镀镍层
检测方法
两箱式气态介质法:依据ASTM D3108-17,采用独立高温箱(最高400℃)与低温箱(最低-80℃)快速切换
单箱液态介质法:符合ISO 9022-2:2015,使用硅油/液氮实现-196℃~+250℃快速温变
三温区循环法:参照JESD22-A104F标准,设置预冷区-过渡区-预热区连续转换
红外辐射冲击法:执行GJB 548C-2021方法1011,5秒内实现800℃温差冲击
梯度降温法:依据IEC 60068-2-14:2009,按5℃/min~30℃/min速率进行阶梯式降温
检测设备
Thermotron TS-780:双腔体结构,温度范围-75℃~+225℃,转换时间8秒,支持IEC 60068-2-14标准程序编辑
ESPEC TSE-11-A:三箱式设计,独立预冷/预热/测试区,最大温差300℃,符合MIL-STD-202G方法107G
Weiss WK3-1800/40:液氮直喷系统,-180℃~+350℃连续冲击,配备32通道温度记录模块
ACS TSA-101-E:红外热冲击系统,升温速率60℃/s,支持JEDEC JESD22-A106B测试规范
CME KMF-740:微型元件专用设备,工作腔容积5L,温度转换时间≤3秒,精度±0.5℃
技术优势
CNAS认可实验室:认可编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,测试报告获ILAC-MRA国际互认
智能补偿系统:采用PID+模糊算法控制,温度过冲量<1%设定值
多维度分析能力:同步开展热机械分析(TMA)、红外热成像(IRT)、声发射(AE)监测
标准溯源体系:温度传感器经NIST可溯源校准,不确定度≤0.3℃(k=2)
工程数据库支持:积累10万+组失效案例数据,支持Weibull寿命预测分析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