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生物性能检测:细菌总数检测:≤100CFU/g,霉菌酵母菌≤50CFU/g(参照ISO16212)抗菌性能:抑菌圈直径≥5mm,杀菌率≥99%生物膜形成测试:生物附着量≤0.1mg/cm²,抑制率≥90%检测范围
1.普通复印纸:涵盖70-100g/m²定量范围,重点检测基重均匀性、抗张强度及墨水吸收性,确保办公复印顺畅性
2.再生复印纸:使用≥80%回收纤维,侧重灰分含量、纤维强度及可回收性验证,控制环境杂质残留
3.彩色复印纸:包括涂布与非涂布类型,核心检测白度稳定性、色彩还原度及表面光泽一致性
4.高光泽复印纸:光泽度≥70GU,重点测试平滑度、印迹清晰度及抗划伤性能,优化图像输出质量
5.抗静电复印纸:应用于电子设备环境,侧重表面电阻率、静电衰减测试及湿度耐受性,防止纸尘吸附
6.防水复印纸:具备疏水涂层,检测孔隙率、墨水渗透阻力及浸水后强度保留率,保障恶劣条件下使用
7.标签复印纸:兼容热转印或喷墨,着重撕裂度、粘合剂兼容性及耐折度,确保标签耐用性和贴合性
8.证件复印纸:用于身份证或护照,重点验证防伪特征、老化耐受性及微生物抗性,提升长期保存性能
9.医用复印纸:无菌处理类型,核心检测细菌总数、化学残留物及生物降解性,满足医疗安全标准
10.热敏复印纸:集成热敏涂层,侧重显色灵敏度、图像稳定性及涂层附着力,优化传真和打印效果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536:2019纸和纸板定量测定
- ISO2470:2022纸和纸板白度测量
- ISO1924-2:2021纸和纸板抗张强度试验
- ISO6588:2020纸和纸板pH值测定
- ISO5630:2021纸和纸板加速老化试验
- ISO16212:2017纸制品微生物检测
国家标准:- GB/T451.2-2022纸和纸板厚度测定
- GB/T1543-2020纸和纸板不透明度测定
- GB/T455-2021纸和纸板撕裂度测定
- GB/T742-2021纸浆灰分含量测定
- GB/T26704-2021纸制品重金属限量
- GB/T291-2020纸和纸板平滑度测试
方法差异说明:例如ISO536与GB/T451.2在基重测定中采用不同取样面积(ISO为0.01m²,GB为0.02m²),导致精度偏差±0.1g/m²;ISO1924-2与GB/T455在撕裂度测试中规定不同拉伸速率(ISO为50mm/min,GB为100mm/min),影响断裂负荷读数;ISO6588与GB/T742在灰分测试中设定不同灼烧温度(ISO为525℃,GB为900℃),影响残留物分析结果检测设备
1.电子测厚仪:Mitutoyo293-348型(量程0-1mm,精度±0.001mm)
2.精密电子天平:SartoriusCPA225D型(量程0.1μg-220g,精度±0.0001g)
3.分光光度计:KonicaMinoltaCM-2600d型(波长范围360-740nm,分辨率0.01nm)
4.万能材料试验机:Instron3369型(载荷范围0.5N-50kN,应变速率0.001-1000mm/min)
5.撕裂度测试仪:Lorentzen&Wettre61型(撕裂力范围0-1000mN,精度±0.5%)
6.耐折度测定仪:Schopper417型(折角135°,频率100次/min)
7.pH计:MettlerToledoFE28型(pH范围0-14,精度±0.01)
8.灰分测定炉:NaberthermL3/11型(温度范围0-1100℃,控温精度±1℃)
9.平滑度测试仪:BendtsenPPS-02型(压力100kPa,测量面积10cm²)
10.老化试验箱:Q-LABQUV/spray型(UV辐照0.77W/m²,湿度控制20-98%)
11.电阻测试仪:Trek152-1型(电阻范围10^3-10^15Ω,电压0-1000V)
12.复印测试模拟器:CanonimageCLASS300型(分辨率1200dpi,速度60ppm)
13.微生物培养箱:MemmertIPP260型(温度范围5-60℃,湿度控制±1%)
14.光学显微镜:OlympusBX53型(放大倍数50-1000x,分辨率0.2μm)
15.水分测定仪:OhausMB45型(量程0-100%,精度±0.001%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