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1.化学成分分析:钢檩条的化学成分检测主要包括碳(C)含量(0.12%-0.22%)、硅(Si)含量(≤0.35%)、锰(Mn)含量(0.30%-0.65%)、硫(S)含量(≤0.045%)、磷(P)含量(≤0.045%)、铬(Cr)含量(≤0.30%)、镍(Ni)含量(≤0.30%)和铜(Cu)含量(≤0.30%)等元素的精确测定,确保材料符合Q235、Q345等钢材标准要求。
2.力学性能测试:包括抗拉强度测试(Q235钢材≥375MPa,Q345钢材≥450MPa)、屈服强度测试(Q235钢材≥235MPa,Q345钢材≥345MPa)、延伸率测试(Q235钢材≥21%,Q345钢材≥20%)、冲击韧性测试(Q235钢材≥27J,Q345钢材≥34J,温度0℃)和硬度测试(HRB硬度值Q235钢材为65-85,Q345钢材为75-95),全面测试钢檩条的机械性能。
3.几何尺寸测量:对钢檩条的长度(允许偏差3mm/m)、宽度(允许偏差2mm)、厚度(允许偏差0.5mm)、直线度(≤L/1000且≤5mm,L为长度)、平面度(≤2mm/m)、扭曲度(≤1.5mm/m)、端面垂直度(≤1.0mm)等参数进行精确测量,确保符合设计规格和标准要求。
4.表面质量检测:测试钢檩条表面的锈蚀程度(不得超过总面积的5%)、麻点(深度≤0.3mm)、划痕(深度≤0.5mm)、压痕(深度≤1.0mm)、裂纹(不允许存在)、分层(不允许存在)等缺陷,同时检测镀锌层厚度(热镀锌≥43μm,电镀锌≥15μm)和附着力(交叉划格法≥2级)。
5.焊接质量检验:对钢檩条焊接接头进行外观检测(焊缝表面应平整,无裂纹、气孔、夹渣等缺陷)、超声波探伤(缺陷当量≤Φ2.0mm)、射线检测(焊缝质量等级不低于II级)、磁粉探伤(不允许存在线性指示)和焊缝尺寸测量(焊脚尺寸偏差≤1mm),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。
6.涂层性能测试:包括涂层厚度测试(底漆≥40μm,面漆≥30μm)、附着力测试(拉开法≥4MPa)、耐冲击性测试(≥50cmkg)、耐弯曲性测试(弯曲角度180,无开裂)、耐盐雾性测试(中性盐雾试验≥1000h)和耐候性测试(人工加速老化≥2000h),测试防腐涂层的保护性能。
7.疲劳性能测试:通过循环加载试验测试钢檩条在反复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强度(疲劳极限≥0.45倍抗拉强度)、疲劳寿命(在设计应力水平下≥210^6次循环)和裂纹扩展速率(≤10^-6mm/次循环),确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。
8.承载能力测试:对钢檩条进行弯曲承载力测试(应达到设计值的1.05倍以上)、抗扭承载力测试(应达到设计值的1.05倍以上)和组合受力测试(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),验证其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结构安全性。
检测范围
1.C型钢檩条:作为最常用的檩条类型,C型钢檩条检测范围包括不同规格(8040152.0mm至30080203.0mm)、不同强度等级(Q235、Q345、Q390、Q420)和不同表面处理方式(热镀锌、电镀锌、喷涂)的产品,重点关注其抗弯性能、抗扭性能和连接节点强度。
2.Z型钢檩条:Z型钢檩条因其优良的抗扭性能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建筑,检测范围涵盖各种规格(10050152.0mm至350100204.0mm)、不同钢材牌号(Q235B、Q345B、Q345C、Q345D)和不同制造工艺(冷弯成型、热轧成型)的产品,特别注重其截面特性和连接性能的检测。
3.压型钢板檩条:包括各种波形(梯形波、正弦波、矩形波)、不同厚度(0.6mm-1.5mm)、不同强度等级(YS300-YS550)的压型钢板檩条,检测重点为其抗弯刚度、局部稳定性和连接可靠性,适用于轻型钢结构屋面系统。
4.组合檩条:由主檩条和次檩条组成的复合结构系统,检测范围包括不同组合形式(C+C型、Z+Z型、C+Z型)、不同连接方式(螺栓连接、焊接连接、自攻螺钉连接)和不同跨度设计(单跨、双跨、多跨连续)的产品,重点检测其整体稳定性和节点传力性能。
5.冷弯薄壁型钢檩条:包括各种截面形状(Σ型、Ω型、U型、帽型)、不同壁厚(1.0mm-3.0mm)和不同成型工艺(辊压成型、折弯成型)的冷弯薄壁型钢檩条,检测重点为其局部屈曲性能、整体稳定性和抗扭刚度。
6.热轧型钢檩条:主要包括工字钢檩条(10#-25#)、槽钢檩条(8#-20#)和角钢檩条(∠505-∠10010)等热轧型材,检测范围涵盖不同规格、不同钢材牌号(Q235、Q345、Q390)和不同使用环境(普通环境、腐蚀环境、低温环境)的产品,重点检测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。
7.高强钢檩条:采用高强度钢材(Q420、Q460、Q500、Q550)制造的各类檩条,检测范围包括不同截面形式、不同制造工艺和不同连接方式的产品,特别关注其高应力状态下的性能表现和焊接性能。
8.铝合金檩条:包括各种铝合金材质(6061-T6、6063-T5、6082-T6)、不同截面形式(C型、Z型、T型)和不同表面处理方式(阳极氧化、电泳涂装、粉末喷涂)的铝合金檩条,重点检测其抗腐蚀性能、轻量化效果和连接可靠性。
检测方法
1.化学成分分析方法:按照GB/T20123-2006《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》和ASTME415-2017《钢铁化学成分的火花发射光谱分析标准方法》进行,主要采用光电直读光谱法(GB/T4336-2016)、X射线荧光光谱法(GB/T17359-2012)和湿法化学分析(GB/T223系列标准)。其中碳、硫含量测定还可采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(GB/T223.86-2007),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2.力学性能测试方法:依据GB/T228.1-2010《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:室温试验方法》和ISO6892-1:2019《金属材料-拉伸试验-第1部分:室温试验方法》进行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测试;按照GB/T229-2020《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》和ASTME23-2018《金属材料缺口冲击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》进行冲击韧性测试;根据GB/T230.1-2018《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:试验方法》和ISO6508-1:2016《金属材料-洛氏硬度试验-第1部分:试验方法》进行硬度测试。
3.几何尺寸测量方法:按照GB/T706-2016《热轧型钢尺寸、外形、重量及允许偏差》、GB/T700-2006《碳素结构钢》和ISO1307:2006《钢材-尺寸和形状公差》进行,采用精密卡尺(GB/T21389-2008)、千分尺(GB/T21388-2008)、钢直尺(GB/T6786-2013)、水平仪(JJG1052-2009)和激光测距仪(JJG693-2011)等测量工具,确保测量精度和可重复性。
4.表面质量检测方法:依据GB/T13012-2017《热轧钢材表面质量、尺寸及外形允许偏差》和ASTMA123/A123M-2017《热浸镀锌钢制品规范》进行表面缺陷检测;按照GB/T11253-2017《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》和ISO2178:2016《非磁性基体上的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》进行镀锌层厚度测量;根据GB/T9286-1998《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》和ISO2409:2013《漆料和清漆-划格试验》测试涂层附着力。
5.焊接质量检验方法:按照GB/T3323-2005《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》和ISO17636-1:2013《无损检测-焊缝射线检测-第1部分:X射线和γ射线技术》进行射线检测;依据GB/T11345-2013《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》和ISO17640:2017《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-技术、检测等级和评定》进行超声波探伤;根据GB/T4730.1-2005《钢焊缝磁粉探伤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》和ISO17638:2016《焊接接头的磁粉检测》进行磁粉探伤;按照GB/T5817-2014《钢结构焊接接头外观质量检验》和AWSD1.1/D1.1M:2020《结构焊接规范-钢》进行外观检测。
6.涂层性能测试方法:依据GB/T13452.2-2008《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》和ISO2808:2019《漆料和清漆-漆膜厚度的测定》进行涂层厚度测试;按照GB/T5210-2006《色漆和清漆漆膜附着力的测定》和ASTMD4541-2017《使用便携式附着力测试仪测定涂层拉开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》进行附着力测试;根据GB/T1732-1993《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》和ISO6272-1:2011《漆料和清漆-快速变形(耐冲击)试验-第1部分:落球试验,大面积压痕》进行耐冲击性测试;按照GB/T1771-2007《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》和ASTMB117-2019《盐雾(雾)试验操作标准方法》进行耐盐雾性测试。
7.疲劳性能测试方法:按照GB/T3075-2008《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》和ISO1099:2017《金属材料-轴向力控制疲劳试验》进行轴向疲劳试验;依据GB/T14157-2008《金属材料弯曲疲劳试验方法》和ASTME466-2015《金属材料恒幅轴向疲劳试验的标准实践》进行弯曲疲劳试验;根据GB/T6398-2017《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》和ASTME647-2015《测定恒幅载荷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标准试验方法》进行裂纹扩展速率测试。
8.承载能力测试方法:依据GB50017-2017《钢结构设计标准》和AISC360-16《钢结构建筑规范》的相关规定,按照GB/T28897-2012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》和AISIS100-16《冷成型钢结构设计规范》进行承载力测试;采用GB50205-2020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》和EN1090-2:2018《钢结构和铝结构的施工-第2部分:钢结构的技术要求》中规定的加载方法和评价标准,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。
检测设备
1.直读光谱仪(ARL3460型):用于钢檩条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,可同时测定20多种元素含量,测量精度达0.001%,分析时间仅需30-60秒,配备标准样品库和自动校准功能,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2.电子万能试验机(MTSLandmark370.10型):最大测试力100kN,测力精度等级0.5级,用于钢檩条的抗拉强度、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测试,配备高精度引伸计和全自动数据采集系统,可进行恒速拉伸、恒力保持和循环加载等多种测试模式。
3.冲击试验机(JBW-300B型):最大冲击能量300J,冲击锤升角精度0.2,用于钢檩条材料的冲击韧性测试,配备自动升锤和数字显示系统,可在不同温度(-40℃至室温)条件下进行V型和U型缺口试样的冲击测试。
4.洛氏硬度计(HR-150A型):测量范围HRA20-88、HRB20-100、HRC20-70,测量精度0.5HR,用于钢檩条材料的硬度测试,配备自动加载系统和数字显示装置,可进行多点测量和数据统计分析。
5.三坐标测量机(HexagonGlobal7.10.7型):测量范围1000700600mm,测量精度0.003mm,用于钢檩条的几何尺寸和形状偏差测量,配备高精度探头和高技术测量软件,可进行自动扫描和三维数据建模分析。
6.X射线探伤机(XXG-2505型):管电压范围20-250kV,管电流范围1-5mA,焦点尺寸0.50.5mm,用于钢檩条焊接接头的内部缺陷检测,配备数字成像系统和图像增强软件,可实现实时观察和缺陷自动识别。
7.超声波探伤仪(GEUSMGo+型):频率范围0.5-15MHz,动态范围≥110dB,用于钢檩条焊接接头的内部缺陷检测,配备多种探头和A/B/C扫描显示模式,具有缺陷定位、尺寸测量和数据存储功能。
8.磁粉探伤仪(Y-7型):磁化电流0-3000A,磁化方式纵向和环向可切换,用于钢檩条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,配备UV光源和荧光磁粉,可检测微小裂纹和不连续性缺陷。
9.涂层测厚仪(PosiTector6000型):测量范围0-1500μm,测量精度1μm,用于钢檩条表面镀锌层和涂层厚度测量,采用磁性和涡流双重测量原理,适用于各种金属基体上的导电和非导电涂层测量。
10.盐雾试验箱(YWX/Q-750型):试验箱容积750L,温度控制范围RT+10℃至55℃(0.5℃),盐雾沉降率1-2ml/80cmh,用于钢檩条防腐性能测试,可进行中性盐雾试验(NSS)、醋酸盐雾试验(ASS)和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(CASS)。
11.疲劳试验机(MTS370.50型):最大动态载荷500kN,频率范围0.01-50Hz,用于钢檩条的疲劳性能测试,配备闭环控制系统和多通道数据采集装置,可进行轴向、弯曲和扭转等多种疲劳试验模式。
12.结构加载试验系统(SANSYAW-5000F型):最大加载能力5000kN,加载精度1%,用于钢檩条的承载能力测试,配备多点加载装置和位移传感器阵列,可模拟各种工况下的受力状态和变形特性。
13.金相显微镜(OlympusBX53M型):放大倍数50-1000倍,配备数码相机和图像分析软件,用于钢檩条材料的微观组织观察和分析,可进行晶粒度测定、相组成分析和夹杂物评级。
14.扫描电子显微镜(ZeissEVOMA15型):放大倍数5-1000000倍,分辨率3.0nm,配备能谱分析系统(EDS),用于钢檩条断口形貌观察和微区成分分析,可进行失效分析和材料表征。
15.激光三维扫描仪(FAROFocusS350型):测量范围0.6-350m,测量精度1mm,扫描速度高达976000点/秒,用于钢檩条的形状和尺寸测量,可快速获取三维点云数据并进行实际与设计的比对分析。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