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热电性能检测:
- 热电势测量:参考电动势(EMF)偏差≤±1.5℃(参照IEC60584)
- 热电非线性:最大非线性误差≤0.25%
- 温度响应时间:≤5秒(1000℃时)
电气性能检测:- 绝缘电阻:≥100MΩ(500VDC)
- 接地连续性:电阻≤0.1Ω
机械性能检测:- 抗拉强度:≥300MPa
- 弯曲疲劳:循环次数≥106次(参照ASTME606)
化学成分检测:- 铂含量:≥99.95wt%
- 铑含量偏差:±0.02wt%
尺寸精度检测:- 直径公差:±0.01mm
- 长度一致性:偏差≤0.5mm
表面质量检测:- 缺陷评级:无裂纹、气泡(参照ISO945)
- 粗糙度平均值:Ra≤0.8μm
耐热性能检测:- 高温稳定性:热电势漂移≤0.1%/100小时(1600℃)
- 氧化增重:≤0.05mg/cm2
绝缘性能检测:寿命测试:- 热循环耐久性:≥5000次循环(1200℃)
- 老化失效时间:≥10000小时
校准验证:- 精度等级:Class1或Class2
- 不确定度:≤0.5℃
检测范围
1.S型铂铑热电偶:铂铑10-铂组合,重点检测热电势稳定性及高温氧化性能。
2.R型铂铑热电偶:铂铑13-铂组合,侧重热电响应时间和冷端补偿准确性。
3.B型铂铑热电偶:铂铑30-铂铑6组合,强化耐超高温性能和成分纯度验证。
4.铠装铂铑热电偶:金属护套封装,重点检测绝缘电阻和机械防护性能。
5.高温标准热电偶:实验室用参考热电偶,强调热电势一致性和校准溯源。
6.工业过程控制热电偶:应用于熔炉和反应器,侧重耐热冲击和长期可靠性测试。
7.热电偶丝材原料:未加工铂铑合金丝,检测重点为成分均匀性和表面缺陷。
8.热电偶组件:包含连接器和导线,验证电气性能和接头强度。
9.微型铂铑热电偶:小型化设计,强调尺寸精度和热响应特性。
10.热电偶保护管:陶瓷或金属材质,检测耐腐蚀性和热传导性能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EC60584-1:2013热电偶特性测试方法
- ASTME230/E230M-17热电偶校准规程
- ISO80000-5:2019热电学基本量和单位
国家标准:- GB/T16839.1-2018工业过程测量用热电偶
- JJG141-2013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
- GB/T4334-2020金属及合金高温腐蚀试验方法
差异说明:IEC标准采用多点动态校准法,GB标准增加特定静态温度点验证;ASTM规定应变速率控制,而ISO强调均匀升温速率要求。
检测设备
1.高温校准炉:CAL5000型(温度范围0-1600℃,均匀度±0.5℃)
2.精密电位差计:KEITHLEY2182A型(分辨率0.1μV,精度±0.005%)
3.直读光谱仪:SPJianCeROMAXx型(检测限0.0001%,重复性±0.001%)
4.电子万能试验机:INSTRON5967型(载荷范围1N-50kN,精度±0.5%)
5.绝缘电阻测试仪:MEGGERMIT515型(电压范围50-1000VDC,精度±2%)
6.扫描电子显微镜:FEIQuanta650型(放大倍数10-100000×,分辨率1nm)
7.热老化试验箱:ESPECPL-3J型(温度范围-70-200℃,湿度控制±2%)
8.表面粗糙度测量仪:MITUTOYOSJ-410型(测量范围350μm,分辨率0.001μm)
9.X射线衍射仪:BRUKERD8型(角度范围5-90°,精度±0.01°)
10.热电偶自动校准系统:FLUKE724型(多通道输入,校准点数≥10)
11.蠕变试验机:SHIMADZUAG-X型(温度范围RT-1200℃,载荷精度±0.1%)
12.高频感应炉:INDUC-THERMModel10型(功率10kW,升温速率100℃/s)
13.电阻校验仪:WIKACPH7000型(范围0.001-1000Ω,精度±0.01%)
14.热循环试验机:THERMOTRONS-32型(循环次数达106次,温度变化速率50℃/min)
15.光学显微镜:OLYMPUSBX53型(放大倍数50-1000×,图像分析系统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