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1. 表面温度均匀性:测量加热单元表面温差≤±2℃,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多点采样;
2. 热输出功率:额定电压下功率偏差≤±5%,测试时长≥2小时;
3. 绝缘电阻:冷态≥50MΩ(500V DC),湿热试验后≥10MΩ;
4. 泄漏电流:工作状态下≤0.25mA/kW;
5. 升温速率:室温至设定温度(35℃)耗时≤30分钟。
检测范围
1. 电热膜:含碳纤维/金属基薄膜材料厚度0.2-1.0mm;
2. 发热电缆:导体截面积1.5-4.0mm²,护套耐温等级90-110℃;
3. 温控器:负载电流10-30A,控温精度±0.5℃;
4. 反射隔热层:铝箔反射率≥95%,闭孔泡沫塑料导热系数≤0.035W/(m·K);
5. 界面材料:导热胶粘剂热阻≤0.02m²·K/W。
检测方法
1. GB/T 29413-2018《电热膜供暖系统测试方法》:规定热工性能与耐久性试验流程;
2. ISO 18566:2017《辐射供暖冷却系统性能测试》:定义热舒适度评价指标;
3. ASTM C518-21《稳态热传递特性测定》:采用热流计法测量导热系数;
4. GB 4706.1-2005《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通用要求》:验证电气安全参数;
5. IEC 60335-2-96:2020《电热铺地装置特殊要求》:测试发热元件机械强度。
检测设备
1. FLIR T865红外热像仪:分辨率640×480像素,测温范围-40~1500℃;
2. HIOKI PW6001功率分析仪:精度±0.1%,支持谐波分析;
3. Megger MIT515绝缘测试仪:输出电压50-1000V DC,量程0.01MΩ-10TΩ;
4. ESPEC PL-3KGS恒温恒湿箱:温控范围-70~150℃,湿度10-98%RH;
5. Netzsch HFM 446 Lambda热导率仪:符合ISO 8301标准,测量精度±1%;
6. KIMO MP120多通道温度记录仪:16通道输入,采样间隔1s-24h可调;
7. Shimadzu AG-Xplus万能试验机:载荷容量100kN,用于材料拉伸强度测试;
8. EM TEST UCS 500N6突波电压发生器:模拟6kV雷击浪涌测试;
9. TSI 9565-P风速风温仪:量程0-30m/s,分辨率0.01m/s;
10. Chroma 19032耐压测试仪:AC 5kV/DC 6kV输出,漏电流精度±(1%+2counts)。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