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弹性性能:
- 弹性伸长率:≥85%(参照ASTMD2594)
- 恢复率:≥90%,滞后损失≤5%
力学性能:- 拉伸强度:≥20cN/tex
- 断裂伸长率:15%-30%(参照ISO2062)
耐久性能:- 疲劳寿命:循环次数≥5000(载荷0.5N)
- 蠕变变形率:≤2%(持续载荷24小时)
热性能:- 热收缩率:≤3%(温度100℃)
- 热恢复指数:≥0.8(参照GB/T3916)
湿性能:- 湿态弹性恢复:恢复率≥80%(湿度95%RH)
- 水洗变形率:≤1.5%(标准洗涤循环)
化学稳定性:- 溶剂影响恢复率:变异≤±3%(有机溶剂浸渍)
- 酸碱腐蚀变形:永久变形≤2%(pH4-10)
尺寸稳定性:- 长度松弛率:≤0.8%(静态储存)
- 直径变异系数:CV≤5%
综合弹性指数:- 弹性模量:0.5-2.0GPa
- 能量恢复效率:≥75%
动态性能:- 冲击恢复率:≥85%(落锤测试)
- 振动疲劳恢复:变形≤1%(频率10Hz)
长期性能:- 老化后恢复率:保留≥90%(紫外照射500小时)
- 储存变形:永久伸长≤0.5%(6个月)
检测范围
1.棉纱线:天然纤维纱线,检测重点为湿态恢复性能和拉伸变形控制。
2.涤纶纱线:合成聚酯纱线,侧重热恢复稳定性和高弹性伸长率测试。
3.尼龙纱线:聚酰胺纤维纱线,检测重点在于耐磨疲劳寿命和冲击恢复。
4.混纺纱线:多种纤维混合纱线,测试组分兼容性及综合恢复指数。
5.氨纶纱线:高弹性聚氨酯纱线,测量超拉伸恢复率和永久变形极限。
6.毛纱线:动物纤维纱线,检测重点为干湿循环下的尺寸稳定性和蠕变行为。
7.丝纱线:天然丝纤维纱线,侧重热湿耦合环境中的恢复性能。
8.再生纤维纱线:如粘胶或Lyocell纱线,测试可持续性影响下的弹性衰减。
9.功能性纱线:抗菌或阻燃处理纱线,检测化学处理后恢复率变化。
10.工业用纱线:如轮胎帘线或安全绳,重点测试高载荷疲劳和长期松弛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2062:2021纺织品纱线拉伸性能测试方法
- ASTMD2594-22弹性纱线拉伸恢复标准试验
- ISO13934-1:2020织物拉伸特性测定(纱线级)
国家标准:- GB/T3916-2021纺织纱线弹性恢复试验方法
- GB/T3923.1-2020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试验(纱线应用)
- GB/T5453-2020纺织材料湿热性能测试(差异说明:GB标准采用固定湿度梯度,国际标准使用动态循环,导致恢复率测量偏差±2%)
检测设备
1.万能材料试验机:INSTRON336X型(载荷范围0.1N-5kN,精度±0.5%)
2.伸长测试仪:ZWICKZ010型(行程范围500mm,分辨率0.01mm)
3.疲劳试验机:SHIMADZUEHF系列(频率范围1-50Hz,循环次数计)
4.恒温恒湿箱:ESPECPL-3KPH型(温度范围-40℃~150℃,湿度控制95%RH)
5.热收缩率测试仪:TESTEXTF160型(加热速率2℃/min,测量精度±0.1%)
6.蠕变测量装置:GALDABINISUN500型(持续载荷时间0-100小时,变形分辨率1μm)
7.振动测试台:BRUEL&KJAER4809型(振幅范围0.1-10mm,频率稳定性±0.5Hz)
8.电子显微镜:KEYENCEVHX-7000型(放大倍数50-5000X,图像分析软件)
9.环境老化箱:Q-LABQUV/spray型(紫外强度0.8W/m²,温控±1℃)
10.纱线张力计:USTERTENSOJET型(张力范围0.1-100cN,采样率1000Hz)
11.化学浸渍设备:MEMERTIN110型(溶液容量5L,pH控制精度±0.1)
12.动态机械分析仪:TAInstrumentsDMA850型(频率范围0.01-100Hz,应变控制)
13.激光测径仪:MITUTOYOLSM-6200型(直径测量范围0.01-10mm,精度±0.001mm)
14.湿度控制室:CLIMATSSBF-101型(湿度范围10-98%RH,波动±1%RH)
15.数据处理系统:LAJianCeIEW定制软件(实时采集速率1000点/秒,数据分析模块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