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主要气体组分分析:
- 氢气含量:体积分数(30%-60%,参照GB/T13610)
- 甲烷含量:体积分数(20%-30%)
- 一氧化碳含量:体积分数(5%-10%,ISO6974)
杂质成分检测:- 硫化氢浓度:ppm级别(≤20mg/m³,GB/T11060.1)
- 氨含量:mg/m³(≤50mg/m³)
- 苯系物总量:μg/m³(≤100μg/m³)
物理性质测试:- 密度测定:kg/m³(范围0.45-0.65)
- 水分含量:体积百分比(≤5%)
- 露点温度:℃(≤-5℃)
燃烧特性分析:- 热值计算:MJ/m³(≥16MJ/m³,ISO6976)
- 燃烧速度:m/s
- 爆炸极限:体积分数(下限4%-上限16%)
毒性测试:- 氰化氢含量:mg/m³(≤1.0mg/m³)
- 二氧化碳浓度:体积分数(1%-3%)
- 重金属残留:μg/m³(铅≤10μg/m³)
灰分及粉尘分析:- 固体颗粒物:mg/m³(≤10mg/m³)
- 灰分含量:质量百分比(≤0.1%)
腐蚀性测试:- 硫化物腐蚀指数:无量纲(≤0.5)
- pH值测定:范围(6.0-8.0)
- 氯离子浓度:mg/m³(≤5mg/m³)
环境合规性检测:- 挥发性有机物:mg/m³(总量≤50mg/m³)
- 氮氧化物生成潜力:mg/m³
热力学参数:- 比热容:kJ/(kg·K)
- 导热系数:W/(m·K)
稳定性测试:- 组分变化率:百分比(±2%/h)
- 氧化稳定性:时间(≥24h)
检测范围
1.原始焦炉煤气:直接来自炼焦炉出口气体,检测重点为初始组分比例及高浓度杂质控制。
2.净化处理煤气:经脱硫脱氨工艺后气体,侧重残留杂质水平和环保合规性验证。
3.煤气管道输送气体:用于工业输送系统,重点检测腐蚀性组分及压力稳定性。
4.化工原料气体:作为合成氨或甲醇原料,检测关键组分纯度和反应活性。
5.城市燃气应用:民用燃料气体,侧重热值一致性和安全性测试。
6.工业炉用燃气:高温燃烧设备燃料,重点检测燃烧特性及灰分残留。
7.发电用燃料气:燃气轮机输入气体,检测热效率参数及排放控制。
8.储运系统样品:储罐或槽车中气体,侧重组分稳定性及泄漏风险。
9.环境排放监测:烟囱或排气口气体,重点为毒性物质和温室气体分析。
10.焦化副产品气体:生产过程中衍生气体,检测杂质累积及回收潜力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6974天然气气相色谱分析
- ISO6976气体热值计算方法
- ASTMD1945气体组分色谱法
国家标准:- GB/T13610气体分析气相色谱法
- GB/T11060.1硫化氢气相色谱检测
- GB/T12206城市燃气热值测定
方法差异说明:GB标准强调现场取样快速分析,ISO侧重实验室高精度,ASTM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额外检测。
检测设备
1.气相色谱仪:GC-7890B型(分辨率0.1ppm,载气纯度99.999%)
2.质谱仪:MS-QTOF型(质量范围1-1000Da,精度±0.01%)
3.红外气体分析仪:IR-2050型(波长范围2-14μm,检测限1ppb)
4.热传导检测器:TCD-300型(灵敏度0.1μV)
5.水分测定仪:HY-88型(量程0-100%,精度±0.5%)
6.硫化氢分析仪:H2S-500型(ppm范围0-100,响应时间<5s)
7.氨分析仪:NH3-700型(检测限0.1mg/m³)
8.热值测定装置:CV-600型(量程5-50MJ/m³,误差±0.5%)
9.粉尘计数器:PC-200型(粒径范围0.3-10μm,流量2.83L/min)
10.pH计:PH-1000型(范围0-14,精度±0.01)
11.流量计:FM-305型(量程0.1-100L/min,精度±1%)
12.压力传感器:PS-400型(范围0-10MPa,耐压等级IP67)
13.温度控制器:TC-150型(范围-50℃至150℃,稳定性±0.1℃)
14.气体采样器:GS-250型(采样速率1-5L/min,容器容积1L)
15.数据记录仪:DL-600型(通道数16,存储容量64GB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