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辐射性能检测:
- 辐射强度:μW/cm²@254nm(参照ISO15714)
- 均匀性:覆盖面积偏差≤±10%
微生物杀灭测试:- 细菌减少率:对数减少值≥5log(大肠杆菌)
- 病毒灭活率:对数减少值≥4log(MS2噬菌体)
耐久性测试:- 使用寿命:小时数≥8000h
- 退化率:辐射强度衰减≤15%/年
安全性检测:- 臭氧产生量:mg/h≤0.05
- 紫外线泄漏:距设备30cm辐射强度≤0.1μW/cm²
环境适应性测试:- 温度影响:10-40℃辐射强度变化≤±5%
- 湿度影响:RH30-80%辐射强度变化≤±3%
能效测试:- 功率消耗:Watt
- 光效:μW/cm²perWatt
光学性能测试:- 波长准确性:nm±2
- 光束分布:角度均匀性偏差≤±15%
电气安全测试:结构完整性测试:- 机械强度:振动测试后功能正常
- 密封性:IP等级≥IP65
使用周期测试:- 开关次数:≥10000次
- 响应时间:开机至满辐射≤30s
检测范围
1.UV-C灯管:高压汞灯或LED光源,重点检测辐射强度和退化率
2.便携式UV消毒器:手持设备,检测便携性、安全性和微生物杀灭效果
3.水处理UV系统:饮用水消毒设备,检测流量相关消毒效率和结构密封性
4.空气消毒设备:UV风扇系统,检测空气处理能力、微生物减少率和臭氧控制
5.表面消毒设备:UV照射箱,检测表面均匀性、杀灭率和使用周期
6.医疗UV消毒灯:手术室设备,检测高强度辐射、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
7.家用UV产品:消毒棒或小型设备,检测用户安全、能效和光学性能
8.工业UV系统:大型水处理设施,检测耐久性、大规模消毒效果和电气安全
9.UV-LED模块:固态光源组件,检测波长稳定性、光效和退化率
10.紫外线消毒机器人:自动导航设备,检测控制性能、安全距离和微生物杀灭测试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15714:2019紫外线消毒设备微生物杀灭测试方法
- IEC62471:2006光生物安全测试规范
- ISO15858:2016紫外线设备辐射性能测量
- ISO14587:2020环境适应性测试程序
国家标准:- GB/T19837-2005紫外线消毒器技术要求
- GB/T32093-2015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安全与性能
- GB/T18801-2015空气净化器测试方法
- GB/T18202-2020紫外线消毒设备耐久性试验
方法差异说明:ISO标准采用国际微生物培养条件,而GB标准针对本地环境参数调整湿度影响测试;ISO15714规定对数减少计算,GB/T19837补充流量相关剂量验证;IEC62471安全测试与GB/T32093在泄漏限制上一致,但臭氧标准GB更严格
检测设备
1.紫外线辐射计:ModelUVX-25(测量范围200-280nm,精度±2%)
2.光谱辐射计:SpectraScanPR-745(波长范围190-1100nm,分辨率0.1nm)
3.微生物培养箱:ModelMBF-200(温度控制±0.5℃,湿度范围30-95%RH)
4.光度计:ModelLPC-150(辐射强度校准精度±1%)
5.臭氧分析仪:ModelOZ-300(检测范围0-1ppm,精度±0.01ppm)
6.温度湿度试验箱:ModelTHT-1000(范围-40°C~150°C,RH10-98%)
7.功率计:ModelPWM-500(测量误差≤0.1%,量程0-500W)
8.振动测试台:ModelVTS-800(频率范围5-3000Hz,加速度10g)
9.绝缘电阻测试仪:ModelIRT-400(测试电压500VDC)
10.泄漏电流测试仪:ModelLCT-250(测量范围0.01mA-20A)
11.光束分析系统:ModelBAS-600(成像分辨率1024x768)
12.流量计:ModelFM-100(精度±0.5%,量程0-100L/min)
13.数据记录仪:ModelDLR-300(采样率1Hz,存储容量32GB)
14.自动开关机测试仪:ModelAST-500(循环次数记录0-100000次)
15.安全距离测量仪:ModelSDM-150(测量范围0-100μW/cm²,精度±3%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