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机械弯曲性能:
- 静态弯曲半径:最小弯曲直径(Φ≤3mm,参照EN12899-1)
- 动态弯曲疲劳:循环次数≥500次(载荷5N,速率30次/min)
光学稳定性测试:
- 弯后逆反射系数:保留率≥85%(观测角0.2°,入射角-4°)
- 角度依存性偏移:Δα≤0.1°(弯折后)
界面结合强度:
- 层间剥离强度:≥3.5N/cm(90°剥离,GB/T2792)
- 胶粘剂蠕变位移:≤0.8mm(持续载荷72h)
低温弯折性能:
- 冷弯脆性温度:≤-40℃(ASTMD746)
- 低温循环次数:≥200次(-30℃环境)
耐候性关联测试:
- 湿热循环后弯曲:逆反射损失≤15%(GB/T2423.4)
- 紫外老化后弯折:无龟裂(累计辐照量1500MJ/m²)
材料力学特性:
- 基材断裂伸长率:≥250%(GB/T1040.3)
- 弹性模量保持率:≥90%(200次弯曲后)
表面完整性评价:
- 微结构破损率:≤5%(400倍显微观测)
- 裂纹扩展长度:≤0.5mm(弯折应力集中区)
粘弹性参数:
- 应力松弛率:≤15%(72h持续应变)
- 蠕变恢复率:≥92%(卸载24h后)
检测范围
1.工程级反光膜:丙烯酸酯基材PET背衬,重点测试低温弯折脆裂风险
2.高强级微棱镜反光条:聚碳酸酯光学层+金属化镀膜,检测棱镜结构压溃变形
3.车身粘贴型反光标识:柔性PVC复合材料,验证曲面粘接失效阈值
4.道路标线带:玻璃微珠嵌入式结构,测试基材反复碾压后光学衰减
5.海事用反光标志:耐盐雾复合层压板,考核湿热环境层间分离
6.消防管道反光带:阻燃型陶瓷化涂层,评价弯折后阻燃性能维持
7.可穿戴安全制品:弹力织物复合反光条,检测弹性恢复率与光学一致性
8.航空障碍标识:氟碳树脂基反光膜,验证极端温差循环弯曲适应性
9.铁路轨旁反光器:钢化玻璃封装结构,测试振动耦合弯曲疲劳
10.临时交通设施反光片:EVA发泡基材,测试多向弯折后回弹形变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17398:2004安全色与安全标志耐久性试验方法
- ASTMD790-17非增强塑料弯曲性能标准试验方法
- EN12899-1:2007固定式垂直道路交JianCe志
国家标准:
- GB/T18833-2012道路交通反光膜
- GB/T2918-20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标准环境
- JT/T612-2023公路用反光膜耐久性试验规程
方法差异说明:ASTMD790采用三点弯曲法,应变速率1mm/min;GB/T9341采用四点弯曲,速率2mm/min。EN12899规定-40℃预处理4h后测试,JT/T612要求-30℃动态循环。
检测设备
1.微机控制弯曲疲劳机:UTM-1420型(行程±45°,频率0.5-5Hz,载荷精度±0.5N)
2.低温弯折试验箱:GDW-300C型(温控范围-70℃~150℃,波动度±0.5℃)
3.逆反射系数测量仪:ILR-2型(几何角精度±0.01°,量程0-2000cd/lx/m²)
4.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:CMT-6503型(最大负荷50kN,位移分辨率0.001mm)
5.恒温恒湿蠕变仪:RCP-2000型(温度范围15-80℃,RH控制±2%)
6.激光显微形貌仪:LSM-7800型(Z轴分辨率0.1μm,扫描精度±0.03μm)
7.热机械分析仪:TMA/SDTA840型(热变形测量精度±0.05μm)
8.动态力学分析仪:DMA850型(频率范围0.01-200Hz,应变分辨率0.01%)
9.环境光谱辐射计:SR-3A型(波长范围380-780nm,照度精度±1%)
10.数字图像应变系统:VIC-3D型(应变测量精度≤0.005%,采样率500fps)
11.冷弯试验夹具组:CW-JG01型(适配Φ1-50mm芯轴,弯曲角0-180°可调)
12.剥离强度测试台:BL-1000N型(剥离速度100mm/min,力值误差≤±0.5%)
13.紫外加速老化箱:QUV/spray型(辐照强度0.67W/m²,黑板温度控制±1℃)
14.恒温盐雾试验机:YH-90T型(喷雾沉降量1.5ml/80cm²·h,温度均一性±1.5℃)
15.高温压力蠕变试验仪:PCT-150型(压力范围0-10MPa,温度波动±0.3℃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