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物理特性检测:
- 颗粒级配:均匀系数、细度模数(参照GB/T14684)
- 密度参数:表观密度(≥2.5g/cm³)、堆积密度(参数如1.4-1.6g/cm³)
力学性能检测:- 压碎值:压碎值指数(≤30%,参照GB/T14685)
- 磨耗值:洛杉矶磨耗损失(≤40%,参照ASTMC131)
耐久性检测:- 抗冻性:冻融循环损失率(≤10%)
- 耐磨性:道瑞磨耗值(参数≤15%)
化学成分分析:- 有机物含量:含量限值(≤0.5%)
- 有害物质:硫化物含量(≤0.1%)、氯化物含量(Cl⁻≤0.06%)
颗粒形状检测:- 针片状颗粒:含量限值(≤15%)
- 表面粗糙度:粗糙度指数(参数≥0.6)
吸水率检测:- 24小时吸水率:吸水率值(≤3%)
- 饱和面干密度:密度参数(如2.0-2.8g/cm³)
碱骨料反应检测:- 碱活性:膨胀率(≤0.10%)
- 化学法活性:活性指数(参数≤0.15)
冲击韧性检测:- 冲击值:冲击韧性指数(参数≥10J/cm²)
- 抗冲击强度:强度值(≥20MPa)
抗压强度检测:- 单颗粒抗压:强度值(≥50MPa)
- 复合抗压:压缩模量(参数如15-25GPa)
热稳定性检测:- 高温稳定性:热损失率(≤5%)
- 冻融稳定性:循环次数(≥50次)
检测范围
1.碎石骨料:粒径≥4.75mm的天然或机制石材,检测重点为压碎值和耐磨性以确保抗压强度。
2.砂骨料:粒径<4.75mm的建筑用砂,检测重点为颗粒级配和含泥量以控制细度模数。
3.再生骨料:源自建筑废弃物的骨料,检测重点为污染物含量和耐久性以防止二次污染。
4.轻骨料:如陶粒或浮石,检测重点为密度和吸水率以满足轻质混凝土要求。
5.重骨料:如铁矿砂或重晶石,检测重点为密度参数和放射性以符合重型结构标准。
6.天然骨料:河砂或山石类,检测重点为天然缺陷如有机物和碱活性。
7.人工骨料:机制碎石或工业副产品,检测重点为颗粒形状和热稳定性。
8.粗骨料:专门粒径>4.75mm的骨料,检测重点为最大粒径级配和抗冲击性。
9.细骨料:专门粒径<4.75mm的骨料,检测重点为细度模数和吸水率控制。
10.特种骨料:如陶瓷或聚合物骨料,检测重点为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以适应特殊环境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ASTMC131粗骨料耐磨性试验方法(使用钢球滚筒模拟磨损)
- ISO565筛分试验方法(规范颗粒级配分析)
- EN1097-2骨料耐磨性试验(欧标耐磨试验方法)
国家标准:- GB/T14684建筑用砂标准(颗粒级配测试,与ISO差异在筛孔尺寸)
- GB/T14685建筑用碎石卵石标准(压碎值试验,与ASTM差异在加载速率)
- GB/T17431.2轻骨料检测方法(吸水率测试,参数限值更严格)
检测设备
1.洛杉矶磨耗试验机:LA-2000型(滚筒转速30-33rpm,容量5000g)
2.压碎值试验机:CV-300型(载荷范围0-300kN,精度±1%)
3.冻融循环试验箱:FTC-100型(温度范围-20°C至20°C,循环次数可设)
4.道瑞磨耗试验机:DR-500型(磨盘转速28-30rpm,磨耗精度±0.5%)
5.颗粒级配分析筛:SIEVE-AS200型(筛孔尺寸0.075-100mm,振动频率50Hz)
6.密度测定仪:DEN-100型(量程0-5g/cm³,分辨率0.01g/cm³)
7.吸水率测试装置:ABS-50型(水浴温度20±2°C,时间控制24h)
8.碱活性膨胀仪:ALK-EXP型(膨胀测量精度0.001%,温度控制40°C)
9.冲击试验机:IMP-150型(冲击能量0-50J,落锤高度可调)
10.热稳定性试验炉:THS-800型(温度范围室温-1000°C,升温速率5°C/min)
11.化学分析仪:CHEM-AN型(检测限0.001%,元素分析范围广)
12.表面粗糙度测试仪:ROUGH-T100型(分辨率0.1μm,扫描速度10mm/s)
13.抗压强度试验机:COMP-600型(载荷0-600kN,应变速率控制)
14.冻融损失测定仪:FTL-200型(重量损失精度±0.1g,循环自动记录)
15.耐磨耗深度仪:ABR-DEP型(深度测量0-10mm,精度±0.01mm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