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可交换态提取:
- 提取参数:pH(1.0±0.2),振荡时间(60±5分钟,参照ISOJianCe66)
- 浓度测定:重金属可溶态含量(mg/kg),回收率(85-115%)
碳酸盐结合态提取:- 提取参数:醋酸钠浓度(1.0M),温度(25±1°C)
- 质量控制:平行样偏差(≤10%),标准物质比对
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提取:- 提取参数:盐酸羟胺浓度(0.04M),反应时间(6小时)
- 形态分析: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百分比(%),检测限(0.01mg/kg)
有机质结合态提取:- 提取参数:过氧化氢浓度(30%),温度(85±2°C)
- 数据报告:有机质结合态分布(%),不确定度(±5%)
残渣态提取:- 提取参数:酸混合比例(HNO3:HCl:HF=3:1:1),消解压力(15psi)
- 浓度测定:残渣态重金属含量(mg/kg),总回收率(90-110%)
重金属浓度测定:- 分析参数:ICP-OES检测限(0.01mg/kg),校准曲线R²(≥0.999)
- 质量控制:空白样校正,加标回收率(95-105%)
形态分布计算:- 计算参数:各形态百分比(%),总重金属求和
- 误差控制:形态间交叉污染(≤5%),数据验证
样品前处理:- 处理参数:干燥温度(40±5°C),粒度(<63μm)
- 保存条件:样品冷藏(4°C),保质期(30天)
数据报告标准:- 报告参数:形态分布表格式(ISO兼容),不确定度声明
- 审核要求:数据完整性(100%),报告签名
环境风险测试:- 测试参数:生物可利用指数(BI),迁移系数(CF)
- 阈值比较:监管限值(如GB15618),超标判定
检测范围
1.农业土壤:涵盖耕作层土壤,重点检测重金属可交换态对作物吸收的影响
2.河流沉积物:包括河床表层沉积物,侧重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在水流迁移中的行为
3.湖泊底泥:涉及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,检测有机质结合态对水生生物的风险
4.城市污泥:污水处理厂污泥样品,重点分析残渣态在土地利用中的稳定性
5.工业废物:含重金属废渣,检测碳酸盐结合态在酸雨条件下的释放潜力
6.矿区土壤:采矿活动区域土壤,侧重可交换态对地下水污染的贡献
7.湿地沉积物:自然湿地系统沉积物,检测有机质结合态在还原环境中的转化
8.海岸沉积物:潮间带沉积物,重点分析盐度对可交换态提取的影响
9.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固体:渗滤液残渣,检测重金属形态在厌氧条件下的变化
10.生物固体肥料:有机肥料产品,侧重残渣态在农业应用中的长期安全性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JianCe66:1995土壤质量-重金属连续提取程序
- ASTMD3974-09沉积物中金属的连续提取测试方法
国家标准:- GB/T17141-1997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连续提取方法
- HJ803-2016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连续提取技术规范
方法差异说明:ISO标准使用七步提取序列,而GB标准采用五步简化序列;ASTM要求pH控制精度±0.1,HJ标准则规定±0.2;在振荡时间上,ISO为60分钟,GB调整为45分钟以提高效率;ASTM使用盐酸羟胺浓度0.25M,HJ标准采用0.04M以降低试剂毒性;GB标准增加总回收率验证步骤,而ISO更注重形态间隔离控制。
检测设备
1.恒温振荡器:SHZ-82型(温度范围0-100°C,精度±0.5°C)
2.精密pH计:PHS-3C型(测量范围0-14,分辨率0.01)
3.高速离心机:TG16-WS型(转速0-15000rpm,容量100mL)
4.加热块:MB-102型(温度控制85±1°C,孔数24)
5.原子吸收光谱仪:AA-7000型(检测限0.001mg/kg,波长范围190-900nm)
6.ICP-OES光谱仪:ICP-7700型(多元素同时检测,精度±1%)
7.电子天秤:FA2004型(量程200g,精度0.1mg)
8.真空干燥箱:DZF-6050型(温度范围RT-250°C,真空度0.098MPa)
9.研磨机:QM-3SP2型(粒度控制<63μm,转速300rpm)
10.高压消解罐:HYP-1型(耐压20bar,材质PTFE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