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元素含量分析:
- 铬含量:18-20%(参照ISO 15510)
- 镍含量:8-10.5%(参照ASTM A240)
- 钼含量:2-3%(检出限0.01%)
有害重金属检测:- 铅含量:≤0.01%(参照GB 9684)
- 镉含量:≤0.005%(参照ISO 6486)
- 汞含量:≤0.0001%(检出限0.0001%)
物理性能测试:- 屈服强度:≥205MPa(参照GB/T 228.1)
- 抗拉强度:≥515MPa
- 伸长率:≥40%
硬度测试:- 洛氏硬度:HRB 70-90(参照ASTM E18)
- 维氏硬度:HV 200-250
腐蚀性能测试:- 盐雾试验:≥720h无红锈(参照ISO 9227)
- 点蚀电位:≥0.25V(参照ASTM G61)
微观结构分析:- 金相组织:奥氏体含量≥95%(参照GB/T 13298)
- 晶粒度:8-10级(参照ASTM E112)
尺寸精度检测:- 外径公差:±0.1mm(参照GB/T 14976)
- 壁厚公差:±10%
表面质量检测:- 表面粗糙度:Ra≤0.8μm(参照ISO 4287)
- 缺陷检测:无裂纹、夹杂(参照GB/T 7735)
焊接区域分析:- 焊缝元素分布:均匀性偏差≤5%(参照ISO 17635)
- 热影响区硬度:≤350HV
环境适应性测试:- 高温强度:650℃强度保留率≥80%(参照GB/T 4338)
- 低温冲击韧性:-196℃冲击功≥27J(参照GB/T 229)
检测范围
1. 奥氏体不锈钢管: 如304、316L牌号,检测重点为铬镍含量均匀性和耐腐蚀性能。
2. 铁素体不锈钢管: 如430牌号,检测重点在铬含量控制和磁性性能测试。
3. 双相不锈钢管: 如2205牌号,检测重点为铁素体与奥氏体相比例及元素分布。
4. 食品级不锈钢管: 符合GB 9684标准,检测重点为铅、镉等有害重金属迁移量和表面清洁度。
5. 医用不锈钢管: 用于医疗器械,检测重点为镍释放量和生物相容性元素分析。
6. 高温用不锈钢管: 如310S牌号,检测重点为高温氧化抗力和蠕变强度测试。
7. 低温用不锈钢管: 如304L牌号,检测重点为低温冲击韧性和脆性转变温度测试。
8. 焊接不锈钢管: ERW或LSAW类型,检测重点在焊缝区域元素均匀性和缺陷检测。
9. 无缝不锈钢管: 冷拔或热轧工艺,检测重点为整体化学成分均匀性和内表面质量检测。
10. 涂层不锈钢管: 表面涂覆处理,检测重点为涂层中重金属含量和附着力测试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 15510:2020 不锈钢化学成分分析方法
- ASTM E1479-1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
- ISO 6486:2021 陶瓷器皿重金属溶出检测
国家标准:- GB/T 223.11-20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
- GB 9684-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不锈钢制品
- GB/T 228.1-202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
(方法差异说明:国际标准如ISO 15510采用ICP-OES技术,检出限低至0.0001%,而GB/T 223.11主要使用分光光度法,检出限较高为0.001%。盐雾试验中,ISO 9227规定中性盐雾条件,ASTM B117类似但温度控制范围不同。)
检测设备
1.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: Thermo iCAP 7400(波长范围165-900nm,检出限0.1μg/L)
2. 原子吸收光谱仪: PerkinElmer PinAAcle 900T(石墨炉检测限0.01ppb)
3. X射线荧光光谱仪: Bruker S8 TIGER(元素范围Be-U,精度±0.01%)
4. 万能材料试验机: Instron 5982(载荷300kN,精度±0.5%)
5. 洛氏硬度计: Wilson RH2150(测试范围20-100HRC)
6. 盐雾试验箱: Q-FOG CCT1100(温度范围15-65℃,喷雾量1-2ml/80cm²/h)
7. 金相显微镜: Olympus BX53M(放大倍数50-1000x,带图像分析系统)
8. 冲击试验机: Tinius Olsen IT504(能量范围0.5-750J)
9. 表面粗糙度仪: Mitutoyo SJ-410(测量范围350μm,分辨率0.01μm)
10. 热分析仪: Netzsch STA 449 F3(温度范围-150-1650℃)
11. 电化学工作站: Gamry Interface 1010E(电位范围±10V,电流精度±0.2%)
12. 超声波探伤仪: Olympus EPOCH 650(频率0.5-20MHz)
13. 激光测径仪: Keyence LS-9000(精度±0.001mm)
14. 恒温恒湿箱: ESPEC SH-661(温度范围-70-150℃,湿度10-98%)
15. 质谱仪: Agilent 7900 ICP-MS(检出限ppt级别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