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物理性能基线检测:
- 厚度与公差:标称厚度±0.02mm(GB/T708)
- 宽度偏差:≤±0.5mm(ISO9444)
腐蚀速率测定:- 质量损失率:单位面积失重≤1.5g/m²·h(参照GB/T4334.6)
- 腐蚀深度:最大点蚀深度≤50μm(ASTMG46指导)
力学性能衰减:- 抗拉强度保留率:≥85%初始值(ISO6892-1)
- 延伸率保留率:≥80%初始值(ASTMA370)
表面形貌分析:- 腐蚀产物覆盖率:SEM扫描定量分析(ISO9223)
- 钝化膜完整性评级:Ⅰ-Ⅳ级(参照GB/T18590)
电化学参数:- 自腐蚀电位:-0.6V~0.1V(SCE参比)
- 极化电阻:≥10³Ω·cm²(GamryPCI4/300设备)
离子析出检测:- 铁离子溶出浓度:≤15ppm(ICP-OES法)
- 锌层溶解速率:≤0.8μm/h(镀锌钢带适用)
氢脆风险评价:- 延迟断裂时间:≥500h(ISO15324)
- 断面收缩率损失:≤10%(GB/T4160)
微观结构变化:- 晶间腐蚀等级:1-4级(GB/T4334.3)
- 夹杂物形态变化:TypeB≤1.5级(ASTME45)
涂层附着力:- 镀层结合强度:≥8MPa(ISO4624十字划格法)
环境模拟加速:- CCT循环次数:≥20周期(ISO14993)
- 盐雾-酸雨复合:96h表面评级≥9级(ASTMB117+DIN50021)
检测范围
1.热镀锌钢带:锌层厚度20-80μm,重点检测锌铁合金层耐酸溶解性及白锈生成倾向
2.电镀锌钢带:锌层5-20μm,着重测试薄镀层下的基体腐蚀防护效果
3.冷轧碳素钢带:SAE1006~1020牌号,核心监控点蚀萌生及晶界腐蚀
4.不锈钢铠装带:304/316L奥氏体不锈钢,检测Cl⁻离子应力腐蚀敏感性
5.铝锌合金镀层带:55%Al-Zn涂层,测试酸性环境下的屏障效应衰减
6.环氧涂层钢带:干膜厚度60-120μm,检测涂层孔隙率导致的基体腐蚀
7.预磷化处理带:膜重2-5g/m²,验证磷酸盐膜在酸中的稳定性
8.磁性钢带:高导磁材料,监控腐蚀导致的磁性能衰减
9.高强度镀层带:Rm≥550MPa,重点检测氢致开裂临界应力
10.复合结构带:PET/钢带叠层,测试界面腐蚀渗透速率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9400:2022镍基合金晶间腐蚀试验方法(适用于不锈钢带)
- ASTMG31-21金属浸没腐蚀实验室测试标准
- IEC60811-607:2012电缆材料酸液暴露试验(特定H₂SO₄浓度)
国家标准:- GB/T10125-2021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
- GB/T17899-2022不锈钢点蚀电位测量方法
- JB/T7901-2018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(差异说明:GB/T10125采用中性盐雾为主,ASTMB117包含醋酸盐雾;ISO14993循环腐蚀包含干湿交替阶段)
检测设备
1.全自动腐蚀试验箱:ASCOTTS1200-PLUS(温控±0.5℃,喷雾沉降量1.5ml/h)
2.电化学工作站:PrincetonVersaSTAT4F(频率范围10μHz-1MHz)
3.电子天平:MettlerToledoXS205(精度0.01mg,腐蚀失重测量)
4.三维表面轮廓仪:BrukerContourGT-K(垂直分辨率0.1nm)
5.扫描电镜:TESCANMIRA5(分辨率1.0nm,配备EDS)
6.万能材料试验机:INSTRON5967(载荷300kN,腐蚀后力学测试)
7.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:PerkinElmerAvio550(检出限ppb级)
8.金相制样系统:StruersTegramin-30(自动研磨抛光)
9.恒温恒湿箱:ESPECSH-661(湿度范围20-98%RH)
10.氢渗透测试仪:Devan2600(检测氢扩散系数)
11.激光共聚焦显微镜:KeyenceVK-X3000(3D腐蚀形貌重建)
12.涂层测厚仪:Elcometer456(分辨率0.1μm,镀层损耗监测)
13.电化学噪声仪:ZRA-3型(监测局部腐蚀起始)
14.离子色谱仪:ThermoICS-6000(阴离子析出分析)
15.应力腐蚀试验架:四点弯曲夹具(符合ISO7539-2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创办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