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感官测试:
- 气味强度分级:等级1-5(参照ISO5496)
- 气味类型识别:酸味、焦味、霉味(分类标准)
- 阈值测定:最小可检测浓度(ppb)
挥发性有机物分析:- VOC浓度:苯系物、醛类含量(μg/m³,参照EPA8260)
- 硫化合物检测:硫化氢、硫醇(ppm)
氧化稳定性测试:- 氧化诱导期:时间(min,参照ASTMD2272)
- 酸值变化:TAN增幅(mgKOH/g)
酸值测定:- 总酸值:TAN(mgKOH/g,参照GB/T7304)
- 强酸值:SAN(mgKOH/g)
碱值测定:- 总碱值:TBN(mgKOH/g,参照ASTMD2896)
- 弱碱值:WBN(mgKOH/g)
微生物污染检测:- 细菌计数:CFU/mL(参照ISO6222)
- 真菌识别:种类鉴定
水分含量测定:- 水分浓度:%(m/m,参照ASTMD6304)
- 游离水检测:视觉分级
金属离子分析:- 铁离子浓度:ppm(参照ISO15586)
- 铜离子浓度:ppm
添加剂残留测试:综合气味评分:- 综合指数:分值0-10(基于多参数加权)
- 环境适应性:等级A-E
检测范围
1.矿物机油:检测重点为氧化降解产生的酸味和焦味,测试基础油稳定性
2.合成机油:侧重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及添加剂残留对气味的影响
3.半合成机油:分析混合组分的气味强度分级和微生物污染风险
4.高粘度机油:检测氧化诱导期变化及水分含量对气味类型的关联性
5.低粘度机油:重点测试VOC释放速率及阈值测定
6.柴油机油:关注硫化合物检测和碱值变化导致的霉味识别
7.汽油机油:检测金属离子分析及综合气味评分的环境适应性
8.摩托车机油:侧重高温下气味强度分级和酸值测定
9.工业用机油:测试微生物污染检测及添加剂残留对长期气味稳定性
10.回收机油:检测重点为污染物识别和综合指数计算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5496:2006感官分析-气味测试方法
- ASTME679-19气味阈值测定标准
- EPA8260D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方法
- ISO15586:2003水质-金属测定-原子吸收光谱法
- ASTMD2272-14润滑油氧化稳定性测试
国家标准:- GB/T5525-2008石油产品气味测定法
- GB/T7304-201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
- GB/T11133-2014石油产品水分测定
- GB/T17476-2012润滑油添加剂含量测定
- GB/T26077-2010金属杂质检测方法
(方法差异说明:ISO5496采用动态稀释法,GB/T5525使用静态嗅闻;ASTME679涉及强制选择,GB标准基于阈值比较;EPA8260D要求特定吸附剂,GB方法简化前处理)
检测设备
1.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:GC-MS7890B型(检测限0.1ppb,质量范围10-650m/z)
2.电子鼻系统:EN-4000型(传感器阵列18个,分辨率0.01等级)
3.原子吸收光谱仪:AAS-2000型(波长范围190-900nm,精度±1%)
4.氧化稳定性测试仪:RPVOT-300型(温度范围100-200°C,压力0.5MPa)
5.水分测定仪:KarlFischerTitratorKF-870型(精度±0.001%,量程0-100%)
6.酸值滴定仪:Titrino-900型(自动滴定,终点检测pH±0.1)
7.微生物培养箱:IncubatorIC-50型(温度控制20-60°C,湿度90%)
8.挥发性有机物采样器:VOCSamplerVS-100型(流量0.1-5L/min,吸附管兼容)
9.金属分析仪:ICP-OES5100型(元素检测限0.01ppm,波长校正)
10.感官测试室:OdorBoothOB-10型(恒温22°C,湿度50%,无干扰环境)
11.碱值测定装置:TBNTesterT-200型(滴定精度±0.02mL)
12.阈值测定设备:OlfactometerOM-5型(浓度梯度控制,稀释比1:1000)
13.综合评分系统:OdorIndexAnalyzerOIA-8型(数据整合算法,实时输出)
14.添加剂残留检测器:HPLC-1200型(色谱柱C18,流速1mL/min)
15.环境模拟箱:ClimateChamberCC-150型(温度-40°C至150°C,湿度控制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