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化学成分检测:
- 铜含量:检测限≤0.1ppm(参照ISO 17294-2)
- 重金属元素分析:铅、镉、砷(偏差值±0.05%)
物理性能检测: - 密度测定:平均值≥0.65g/cm³(参照GB/T 1933)
- 吸水性测试:吸水率≤15%(24h浸泡)
微观结构分析: - 铜分布均匀性:扫描点分辨率≤1μm(参照ASTM E1508)
- 孔隙率测试:孔径≤50μm(偏差±2μm)
环境适应性测试: - 腐蚀速率:≤0.01mm/year(参照ISO 9223)
- 湿度影响:铜溶出量≤0.5ppm(85%RH)
热稳定性测试: - 热分解温度:≥220°C(升温速率5°C/min)
- 残留铜含量:≥95%原值(400°C处理)
生物降解性检测: - 微生物侵蚀:质量损失≤5%(28天培养)
- 铜释放抑制:抑制率≥80%
机械性能测试: - 抗弯强度:≥50MPa(参照GB/T 15780)
- 硬度测量:布氏硬度≥40HB
元素迁移研究: - 铜渗透深度:≤0.5mm(水浸试验)
- 扩散系数:≤1×10⁻⁸ cm²/s
样品制备验证: - 研磨粒度:≤100目(偏差±5目)
- 酸消解效率:回收率≥98%
质量控制指标: - 重复性误差:RSD≤1%
- 校准曲线线性:R²≥0.999
检测范围
1. 天然小叶楠原木: 重点检测芯材与边材的铜浓度差异及分布均匀性
2. 小叶楠加工板材: 监测刨切、干燥工艺对铜含量的影响及表面重金属残留
3. 小叶楠复合材料: 测试胶粘剂或涂层引入的铜污染及元素迁移行为
4. 小叶楠家具制品: 检测接合部位铜累积及长期使用中的释放风险
5. 小叶楠木制品废料: 分析回收过程中铜溶出量及环境安全阈值
6. 小叶楠防腐处理材: 监控防腐剂含铜量渗透深度及有效性验证
7. 小叶楠室内装饰材: 侧重空气暴露下铜释放速率及健康风险测试
8. 小叶楠户外用材: 检测雨水冲刷对铜损失的影响及耐候性指标
9. 小叶楠精细雕刻品: 测试微细结构铜分布及加工工具残留污染
10. 小叶楠生物质燃料: 分析燃烧后灰分铜含量及排放控制要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 17294-2:201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水质分析
- ASTM D5373-21 木材中金属元素含量测试
- ISO 11885:2007 水质中元素测定-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
国家标准: - GB/T 5009.268-2016 食品中金属元素含量测定
- GB/T 17657-2022 人造板及饰面理化性能测试
- HJ 776-2015 水质中金属元素测定-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
国际标准侧重高精度ICP-MS技术,检测限低至0.01ppm;国家标准采用AAS作为补充,检测限较高(0.1ppm),但对样品前处理要求更严格。ISO标准允许直接木材消解,而GB标准需额外验证酸消解回收率。
检测设备
1.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: Thermo iCAP-RQ型(检测范围0.001-100ppm,精度±0.5%)
2. 原子吸收光谱仪: PerkinElmer PinAAcle 900T型(波长范围190-900nm,检出限0.05ppm)
3. 扫描电子显微镜: Zeiss GeminiSEM 500型(分辨率0.8nm,加速电压0.02-30kV)
4. 万能材料试验机: Instron 5969型(载荷范围0.5N-50kN,位移精度±0.1%)
5. 微波消解系统: CEM Mars 6型(温度范围0-300°C,压力上限800psi)
6. 恒温恒湿箱: ESPEC LHU-113型(湿度控制10-98%RH,温度范围-70-150°C)
7. 粒度分析仪: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型(测量范围0.01-3500μm)
8. 热重分析仪: NETZSCH TG 209 F3型(升温速率0.1-100°C/min,精度±0.1μg)
9.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: Shimadzu UV-2600型(波长范围190-1100nm,带宽0.1nm)
10. 环境模拟舱: Weiss WK11-1000型(容积1m³,气体流速0.1-10L/min)
11.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: Leica TCS SP8型(Z轴分辨率0.1μm,扫描速度400fps)
12. 气体吸附分析仪: Micromeritics ASAP 2460型(孔径范围0.35-500nm)
13. 微生物培养箱: Memmert IPP260型(温度控制±0.1°C,湿度偏差±1%)
14. 离心机: Eppendorf Centrifuge 5920型(转速100-15000rpm,容量24×1.5mL)
15. pH计: Mettler Toledo SevenExcellence型(测量范围0-14pH,精度±0.001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