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组分分析:
- 氮气纯度:≥99.999%(体积分数,参照GB/T8979)
- 氧含量:≤5ppm(电化学传感器法)
- 氩气含量:≤15ppm(气相色谱法)
有害杂质检测:- 总硫化物:≤0.1ppm(紫外荧光法,ISO19739)
- 总烃含量:≤1ppm(FID色谱法,GB/T8984)
- 一氧化碳:≤2ppm(红外光谱法)
水分测定:- 露点温度:≤-65℃(冷镜式露点仪,ASTMDJianCe2)
- 水蒸气含量:≤0.5ppm(电解法,GB/T5832.1)
颗粒物检测:- 粒径分布:≥0.3μm颗粒≤100个/m³(激光粒子计数器)
- 油雾含量:≤0.01mg/m³(红外吸收法)
物理特性:- 密度偏差:±0.5%(振动管密度计)
- 压缩系数:0.997-1.003(高压物性分析)
工艺适应性:- 压力波动:≤±0.2MPa/分钟(压力变送器记录)
- 流量稳定性:±1%设定值(质量流量计校准)
腐蚀性测试:- 二氧化碳含量:≤1ppm(NDIR法)
- 氯离子:≤0.01ppm(离子色谱法)
氧化性验证:催化毒物筛查:- 砷化物:≤0.001ppm(原子荧光法)
- 磷化氢:≤0.005ppm(GC-PFPD检测)
热稳定性:检测范围
1.深冷空分氮气:重点验证液氮汽化过程的烃类冷凝残留及低温吸附剂穿透风险
2.PSA制氮气:检测碳分子筛失效导致的氧含量波动及微粉脱落
3.膜分离氮气:测试高分子膜老化引起的氩气富集现象
4.液氮储罐气相:监测BOG蒸发导致的轻组分杂质浓缩
5.合成回路循环气:分析未反应氮气中累积的氨雾及油分
6.催化剂保护气:检测还原态铁催化剂接触时的氧化风险
7.压缩机组出口气:验证润滑油密封系统渗漏导致的烃污染
8.管道输送末端气:确认碳钢管道氢脆腐蚀产物的夹带量
9.特种钢瓶氮气:检验内壁钝化层释放的铬镍金属离子
10.应急备用氮气:长期存储条件下的水分渗透与容器溶出物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6143:2001气体分析-标准混合气制备与验证
- ASTMD7828-20微量硫化物气相色谱检测法
- EN14662-3:2015苯系物活性炭吸附/热脱附分析法
国家标准:- GB/T3864-2020工业氮气技术指标
- GB/T14850-2022气体分析词汇术语
- GB/T28726-2022气体分析数据处理与报告规范
方法差异说明:ISO6143采用重量法制备标准气,GB/T3864规定容量法;ASTMD7828使用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,GB标准等效采用PDHID检测器;EN14662-3针对苯系物设定1ppb检测限,严于国标10倍。
检测设备
1.高分辨气相色谱仪:Agilent8890GC(配备SCD检测器,检测限0.1ppb)
2.激光痕量水分析仪:MichellXTP601(量程-80℃~+20℃露点,精度±0.5℃)
3.傅里叶红外光谱仪:ThermoIS50(光谱分辨率0.5cm⁻¹,CO检测限0.2ppm)
4.高压物性分析系统:Ruska6800(压力范围0-70MPa,温控±0.01℃)
5.氦离子化色谱仪:VICIPDHID-GC(氧检测限0.02ppm)
6.自动露点测试台:MBW373(双通道冷镜,符合ASTMDJianCe2)
7.颗粒计数器:LighthouseSOLAIR3100(0.1-5μm六级分档)
8.质谱检漏仪:PfeifferHLT560(氦检漏灵敏度5×10⁻¹²mbar·L/s)
9.高温催化反应器:Parr4575(耐压20MPa,控温精度±1℃)
10.超声波流量计:Daniel3418(精度±0.35%,双向测量)
11.电化学氧分析仪:MettlerToledoInPro6800(量程0-100ppm,响应时间<15s)
12.振动管密度计:AntonPaarDMAHPM(测量精度±0.0001g/cm³)
13.离子色谱系统:Metrohm930(阴离子检测限0.1ppb)
14.原子荧光光谱仪:HaiguangAFS-830(砷检测限0.01μg/L)
15.高压反应釜:BerghofBR-300(设计压力42MPa,哈氏合金内胆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创办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