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析研究所CMA实验室进行的石墨坩埚检测,可测样品:高纯石墨坩埚、陶瓷石墨坩埚等,会为您提供抗压强度、热传导性能、导电性能等检测服务,并出具严谨、合规、标准的第三方检测报告。标准参考:GB/T 26279-2010 石墨坩埚、JC/T 2674-2022 氧化钙坩埚、YS/T 1247-2018 旋压钼坩埚等。
项目详情:
石墨坩埚是一种常用于高温实验和工业生产的材料,其质量和耐高温性对于实验结果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。石墨坩埚检测是对该材料进行全面测试的重要项目,旨在检测其密度、抗弯强度、氧化性能等多个方面的指标,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。石墨坩埚检测主要包括密度测定、抗弯强度测试、氧化性能检测等多个方面的检测,检测方法包括水密法、三点弯曲法、热重分析法等多种方法。
检测范围
高纯石墨坩埚、普通石墨坩埚、氧化铝质石墨坩埚、硅质石墨坩埚、石英石墨坩埚、陶瓷石墨坩埚、金属石墨坩埚等。
检测项目
尺寸测量、密度、抗压强度、抗拉强度、抗剪强度、热膨胀系数、耐温性能、耐腐蚀性能、导热性能、热传导性能、热震性能、耐氧化性能、耐湿性能、耐磨性能、导电性能、抗震性能、热稳定性、气孔率、化学成分分析、表面粗糙度测量等。
技术相关、费用详情或其他测试项目请咨询工程师!
参考周期:常规测试7-15工作日,加急测试5个工作日.

检测仪器(部分):
热重分析仪仪、红外光谱仪、X射线衍射仪、扫描电子显微镜、拉曼光谱仪、电子显微镜、热膨胀仪、密度测量仪、石墨炉等。



检测详情(部分):
尺寸检测:使用量具等仪器对石墨坩埚的尺寸进行检测,如外径、内径、深度、壁厚等。
密度检测:使用密度计等仪器对石墨坩埚的密度进行检测,以测试其材质质量和物理性能。
抗压强度检测:使用万能试验机等仪器对石墨坩埚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,以测试其耐热性和耐用性。
毛细吸附量检测:使用毛细管流量计等仪器对石墨坩埚的毛细吸附量进行检测,以测试其化学性能和表面活性。
参考标准
GB/T 26279-2010 石墨坩埚
GB/T 32652-2016 多晶硅铸锭石英坩埚用熔融石英料
GB/T 5448-2014 烟煤坩埚膨胀序数的测定 电加热法
DB1310/T 227-2020 电子专用材料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工艺技术规范
JC/T 1048-2018 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
JC/T 2067-2011 太阳能多晶硅用熔融石英陶瓷坩埚
JC/T 2674-2022 氧化钙坩埚
JC/T 651-2011 石英玻璃器皿 坩埚
MT/T 229-2005 烟煤坩埚膨胀序数仪―电加热法通用技术条件
NB/SH/T 0817-2010 半固体和固体沥青密度的测定 镍坩埚法
QB/T 1991-2014 化学瓷坩埚
QB/T 2820-2006 黏土坩埚
T/CEMIA 004-2018 光伏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
T/CEMIA 005-2018 光伏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生产规范
T/CEMIA 018-2019 光伏多晶硅用熔融石英陶瓷坩埚
T/CEMIA 023-2021 半导体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
T/CEMIA 024-2021 半导体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生产规范
YB/T 4145-2006 碳硫分析专用坩埚
YS/T 1247-2018 旋压钼坩埚
YS/T 564-2009 铱坩埚
YS/T 792-2012 单晶炉用碳/碳复合材料坩埚
YS/T 796-2012 钨坩埚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服务优势
1、实验室拥有CMA资质,可承接大型检测、高科技试验认证。
2、初检样品,与您讨论项目详情,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。
3、实验室提供编写MSDS报告以及TDS报告服务。
4、检测试验领域广,适用标准包括国标、行标、企标、地标,也可进行非标试验。
5、周期短,费用低,方案全。
6、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,数据更加科学准确。
7、全国上门取样/现场见证试验。
8、资质全,团队强,后期服务体系完善。
9、在线工程师一对一服务。
测试流程
1、与工程师沟通,确定具体的试验方案,我方报价;
2、双方签订委托书,我方接收样品;
3、进行细节沟通,我方进行试验测试;
4、试验测试完成,出具检测测试报告;
5、委托完成,我方提供售后服务。

仪器设备(部分)
包括但不限于:
1、可程式高低温试验箱、电液伺服动静疲劳试验机、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发生仪;
2、氦质谱检漏仪、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、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;
3、氙灯老化机、紫外老化机、原子吸收光谱仪、红外测油仪、全谱高分辨率光谱仪;
4、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、离子色谱仪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、二氧化碳培养箱;
5、氙灯老化机、紫外老化机、原子吸收光谱仪、气相色谱仪、实验动物全身吸入暴露系统等。


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