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屏蔽效能测试:
- 横电磁波衰减:衰减值≥80dB(10kHz-1GHz,参照IEC 61000-4-21)
- 电磁脉冲衰减:峰值衰减≥60dB(1MHz-10GHz)
材料屏蔽性能:- 表面电阻:≤0.1Ω/□(ASTM D4935)
- 磁导率:相对磁导率≥100(1kHz)
接地系统检测:- 接地电阻:≤1Ω(IEEE Std 80)
- 连续性测试:电阻≤0.1Ω
屏蔽门密封性:- 门缝泄漏:衰减≥70dB(100MHz-1GHz)
- 操作力测试:≤50N
通风系统屏蔽:- 波导衰减:≥100dB(100MHz)
- 气流阻力:压降≤50Pa
电磁泄漏检测:- 近场扫描:泄漏点定位(EN 50147-1)
- 远场测试:场强衰减≥90dB
频率响应测试:- 扫频覆盖:10kHz-18GHz
- 阻抗匹配:VSWR≤1.5:1
环境参数检测:- 温度影响:±2dB效能变化(-40°C至+85°C)
- 湿度影响:相对湿度95%下性能稳定
安全性能测试:- 绝缘电阻:≥100MΩ(500V DC)
- 耐压测试:AC 1500V/1min无击穿
耐久性测试:- 循环开关门:≥10000次
- 振动测试:5Hz-500Hz,0.5g加速度
检测范围
1. 金属板屏蔽室: 侧重焊缝屏蔽效能验证和接地连续性测试
2. 网状屏蔽室: 重点检测网眼尺寸对高频屏蔽性能的影响
3. 导电涂料屏蔽室: 针对涂层均匀性和附着力进行详细检测
4. 薄膜屏蔽材料: 测试薄层电阻和光学透光率兼容性
5. 屏蔽门系统: 验证门框密封完整性和铰链机械耐久性
6. 通风波导系统: 检测截止频率参数和气流效率平衡
7. 电源滤波器: 侧重插入损耗值测量和泄漏电流控制
8. 屏蔽窗: 兼顾电磁屏蔽性能和可见光透射率测试
9. 接地系统组件: 针对铜带、连接器的电阻连续性检测
10. 临时屏蔽帐篷: 便携式结构的屏蔽效能和折叠耐久性验证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EC 61000-4-21 电磁屏蔽室测试方法
- ISO JianCe52-2 道路车辆电磁抗扰度试验
- EN 50147-1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
国家标准:- GB/T 12190-2021 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测试方法
- GB/T 17626.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
- GB/T 2423.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振动试验
方法差异说明:IEC标准覆盖频率范围更宽(至18GHz),而GB标准针对国内应用优化测试流程;EN标准强调车辆集成测试,与ISO标准在频段选择上存在重叠但ISO侧重于通用环境模拟;GB/T 12190与国际标准在衰减值测量方法上一致,但GB/T 17626.3增加了特定频段验证要求。
检测设备
1. 矢量网络分析仪: Keysight E5071C(频率范围300kHz-20GHz)
2. 信号发生器: Rohde & Schwarz SMB100A(输出频率9kHz-20GHz)
3. 电磁场探头: Langer EMV-Technik RF-R 3-2(频率范围100kHz-3GHz)
4. 屏蔽效能测试系统: ETS-Lindgren Model 2090(动态范围>140dB)
5. 接地电阻测试仪: Fluke 1625-2 GEO(测量范围0.01Ω-2000Ω)
6. 表面电阻计: Prostat PRS-801(测量范围0.01Ω-100kΩ)
7. 频谱分析仪: Tektronix RSA5000系列(实时带宽160MHz)
8. 温度湿度箱: Weiss Technik Climatic Chamber(温度范围-70°C至+180°C)
9. 振动测试台: IMV K2(最大载荷500kg)
10. 耐压测试仪: ChromA 19032(输出电压0-5kV AC/DC)
11. 门开关耐久测试机: 自定义设备(循环速率10次/分钟)
12. 波导管测试夹具: IEEE标准波导(频率特定)
13. 射频功率放大器: AR 100W1000(频率范围1MHz-1GHz)
14. 泄漏定位系统: Near Field Scanner(扫描精度±1mm)
15. 环境参数记录仪: Testo 174H(数据记录间隔1分钟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创办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