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项目
密度检测:精度±0.02 g/cm³(ISO 3369),检测孔隙率≤0.5%
表面硬度:洛氏硬度HRC 20-70(ASTM E10),维氏硬度HV 200-1500(ISO 6507)
尺寸公差:平面度≤0.05mm/m²,垂直度±0.1°(ISO 2768-1)
抗拉强度:测试范围50-2000MPa(ASTM E8/E8M),延伸率≥8%
金相组织:晶粒度级别G4-G12(ASTM E112),相组成分析误差≤2%
检测范围
金属基复合材料:钛合金/铝基复合材料压铸件(航空航天紧固件)
陶瓷基体部件:碳化硅增强陶瓷涡轮叶片(燃气轮机热端部件)
粉末冶金制品:铁基含油轴承(汽车变速箱组件)
高温合金构件:镍基合金密封环(航空发动机燃烧室)
聚合物基复合材料:PEEK热压成型壳体(医疗设备防护组件)
检测方法
非接触式尺寸测量:采用激光扫描法(ISO 10360-7),分辨率0.5μm
X射线衍射分析:执行ASTM E1426,相组成检测限0.1vol%
高温蠕变试验:基于ISO 204,温度范围400-1200℃
超声波探伤:符合EN 12668-1,缺陷检出尺寸≥50μm
热震试验:参照GJB 548B-2005,循环次数≥100次
检测设备
三坐标测量机:Hexagon Leitz PMM-C 800,最大允许误差0.6+L/400 μm
万能材料试验机:Instron 5985,载荷容量250kN,应变速率控制0.0005-500mm/min
场发射扫描电镜:FEI Nova NanoSEM 450,分辨率1.0nm@15kV
高温热膨胀仪:Netzsch DIL 402 Expedis,温度范围-160℃~2000℃
全自动硬度计:Wilson VH3300,符合ISO 6508-1标准,测试力范围1-100kgf
技术优势
获CNAS(注册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)和DAkkS(注册号AB-CDEFG)双认可资质
检测设备均通过NIST可溯源校准,符合ASTM E74力值计量标准
技术团队含3名材料学博士及8名高级工程师,累计发表SCI论文47篇
参与制定GB/T 3251-202X《金属基复合材料热压成型件检测规范》
建立热-力耦合检测模型,实现工艺参数与性能指标的定量关联分析
配备工业CT检测系统,可完成复杂内腔结构的无损检测(分辨率3μm)
检测周期优化算法使常规项目出证时间缩短至12-36小时
自主开发检测数据管理系统,符合ISO/IEC 17025:2017技术要求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